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成长励志想法
爸&妈:你有权保持沉默,你说的每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爸&妈:你有权保持沉默,你说的每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作者: 强哥趣谈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17:29 被阅读4次

1、

“爸爸,你答应过我,……”

“妈妈,你答应过陪我……”

“爷爷,你说我可以……”

……

孩子的记忆力,在必要的时候总是好的惊人。实践证明:孩子为了满足欲望,智商可以仅次于爱因斯坦;为了吵的赢父母,辩论能力可以达到国际大专辩论赛水平!

生活中,家长一句不经意的话,就会成为孩子的“话柄”。例如,大部分家长都有的口头禅:只要你好好……,爸爸这周带你去……,妈妈明天带你去……。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经常会不假思索的应付一两句,美其名曰“哄孩子”。

就是这些大人不经意间的话,孩子却记在了心里,甚至会记一辈子。我的女儿时不时也会冒出一句“爸爸说过……或者妈妈说过……”,我甚至很诧异,只有几岁的孩子怎么会记得这么清楚呢?!。

这说明即使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大人说什么他们在潜意识里也是明白的,更何况孩子上了学,智力到达一定水平,很多他们听到家长说的话,即使孩子没有说出来,并不代表孩子不记得,这些话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些“熊孩子”特别善于抓父母的话茬。父母说一句,他们有一百句在等着,反应之快、措辞之精确,会让爹妈瞬间无语,如鲠在喉,恨不得给他们两个嘴锤。

为了不被孩子们“打脸”,有的家长习惯于“拆东墙,补西墙”。既然不能按承诺周末带孩子出去,那就想别的招,最常用的是给孩子买东西,以弥补孩子“受伤的心灵”,这其实是下下策,是比较愚蠢的做法。正如郭冬临在小品中说过:当你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换来的终将还是错误。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明白的一个道理:迎合孩子是一个无底洞。不是他们要什么,你给的越多越好。给的多不一定是爱孩子,也有可能害了他。反过来,孩子得到的多,也未必会变得更好。

2、

大部分孩子都是那种“属驴的”脾气,翻脸比翻书还快,给点阳光就灿烂,蹬鼻子必然上脸。因为孩子没有自控意识,一旦产生了某种欲求,根本无法控制。一旦家长放任,他们可以“无法无天”。

面对孩子的种种诉求,家长要像一位水电管理员。什么时候需要拉闸限电,什么时候要部分限电,什么时候水电全停,都要有条不紊。要善于从源头把控,并掌握绝对的控制权。

而一些家长希望给孩子最大的自主权,什么事都和孩子商量,体现所谓的家庭民主,这样做弊大于利。弊端在于孩子还不到做决断的年龄,而且他们往往也不领情。

时间久了,反而养成了善于和父母谈判的习惯,干啥事情都要谈,谈着谈着,有些家长的阵地就失守了。因为这是一项不平等的谈判,孩子掌握着亲情这根弦,是主动一方,以获取为主,家长是被动一方,以给予为主,要总是比给轻松一点。

打个比方,孩子今天要一块糖,家长满足他了,明天他可能要两块三块,最起码一块是要给的。家长如果原则性很差,很快孩子就会做到予取予求。当有一天家长发现,孩子的牙坏了,必须限制吃糖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吃糖的习惯已经养成,要戒掉一个习惯可比养成一个难得多。这个时候孩子就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矛盾也就产生了。

这告诉我们,第一,家长不能轻易允诺孩子的要求,要考虑好前因后果;第二,家长必须要有原则性。以吃糖为例,家长可以采用等价交换的模式。比如,孩子要吃糖,你要考虑他能不能吃,什么时候适合吃,如果能,再考虑吃多少,你的底线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不能让步,即使他哭闹。其次,考虑是否可以让孩子通过某种方式来换取允许范围内的糖果,比如家庭劳动,或者完成读书课业任务等。即使是“等价”交换,也要牢记原则和底线。

如果家长能做到言而有信,长期坚持下来,孩子知道家长有原则,他们也会养成有原则性的习惯,同时,孩子跟家长谈条件的时候,会学会考虑家长的感受,不容易出现漫天要价的情况。

3、

但有的家长,谈判是会的,底线是有的,说话却经常不算数。这就麻烦了。履行承诺靠的是诚信,不要以为跟儿女就不用讲诚信,不需要约束力,那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切记一点,家长说话不算话,孩子说话更不算话!这也叫传承。

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失败往往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长骄,而是多言。启示是,我们一方面不能骄傲,另一方面要注意说话。戒多言不代表不能多说,而是不要满嘴跑火车。

做一个类比,老板不经意间许诺要给你升职加薪,比如:XXX,好好干,总监的位置非你莫属。然后你当真了,回家把牛吹到七八姑八大姨、街头巷尾都门清。突然有一天,老板很无辜的告诉你,实在不好意思,由于N种原因无法给你升职了,但是会想办法补偿一下你的。这个补偿类似于给孩子买东西,甚至可买可不买,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搪塞,你的感受会是什么样的呢?假如诳你一次你还觉得老板也无辜,诳十次八次,你必然会骂娘:这TMD什么老板,说话像放屁,猪狗不如。

在管理角度上,家长类似于孩子的老板。不同之处在于,老板可以开除员工,家长不能开除子女。因而,家长一旦被子女认为说话像放屁,甚至被孩子不停的DISS,不少人会采取极端办法,文斗不行来武斗。

其实,大家都明白动武是比较低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老祖宗有名言: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小时候你K他,保不准你老了他也会K你。

教育子女靠的是智慧。能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依赖于父母的智识程度。没有一个孩子是纯粹用皮鞭打成才的,更没有孩子是“不打不成器”的,这是一个误区。

4、

曾听到楼上一位母亲歇斯底里的斥责孩子,母亲说:“你天天要求我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办到。你答应我的考试要考好,怎么就办不到?凭什么我答应的事就必须办到,你答应的事就可以办不到?!”

仅凭母亲的声调,就知道孩子把妈妈彻底惹恼了。事情的起因大概是孩子又在抱怨自己妈妈,答应他的事情没有实现。但妈妈同样觉得很冤,孩子说话也不算数啊。

通过这件小事,以小见大,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但教育孩子,也要讲究策略家长跟孩子说话决不能因为亲近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看港片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警察对嫌疑人说:你有权保持沉默,你说的每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是的,家长说的每一句话,孩子都会作为“呈堂证供”而牢记。孩子是最好的警察,家长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接下来几分钟或者几天甚至几年的“呈堂证供”。

面对这种情况,强哥的建议是:一,不轻易给孩子许诺,许诺要坚决设法完成;二,家长必须要有原则,行与不行要有明确的态度。这两条都是家长建立威信的好办法,也是孩子可以学习的好习惯。

大大曾提出:我们要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牢笼里。引申到每一个小家庭,同样需要完善的制度,家风其实就是制度的外在表现。因而我们首先要树里良好的家风,用家风来熏陶和培养好子女。

那个时候,在孩子心中“你有权保持沉默,你说的每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这句话,会变成“你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会铭记在心且受益终身,感谢有你!”。

相关文章

  • 谈沉默

    “你可以有权保持沉默,但你说的每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这句很经典很老套的电影台词,似乎在我们的脑海里永远只...

  • 爸&妈:你有权保持沉默,你说的每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1、 “爸爸,你答应过我,……” “妈妈,你答应过陪我……” “爷爷,你说我可以……” …… 孩子的记忆力,在必要...

  • 读书记2

    经常在法制电视剧中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有权保持沉默,现在不是势必让你说,但是你说的每句话将会成为呈堂证供“读了想点大...

  • 沉默的权利——米兰达警告的意义与局限

    嫌疑人,“在我的律师到场之前我不想谈任何东西。” 警察,“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作为呈堂证供。...

  • 律师为何值钱?

    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对话,警察对嫌疑人说: “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变成呈堂证供” 嫌疑人三...

  • 上班汪学英语-长难句练习4

    一句话让你成为泥石流:当别人说你现在有权保持沉默,但所说都会成为呈堂证供时,你应该问他,你知道这句话来自哪里吗 ~...

  • 主动性成长理论-米兰达警告

    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成长是每一个人一生中都注定会经历的体验。一个刚出生一个月的婴儿需要...

  • 情商高,到底是什么高?

    港剧里有个经典台词:你说的每句话都会成为呈堂证供。用来形容情商高的人,就是他所说的每句话都经过审视和过滤的,在还没...

  • 沉默是金

    大家应该在电视剧里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你的每一句话将成为呈堂供证。说的就是在法庭之上,犯罪嫌疑人...

  • “米兰达规则”中的法律问题面面观

    文章来源:法律出版社 “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都将成为呈堂证据……”中国人早已从众多的好莱坞大片中熟知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爸&妈:你有权保持沉默,你说的每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wg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