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之后,欧洲一地鸡毛,亚洲一地鸡毛,硝烟散去,战场上剩下的是庞大无比的苏联和强悍无比的美国。那么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间该如何相处呢?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给国会写了一封信,说苏联这种居心不良的庞然大物必须要跟它对抗到底直到它瓦解,否则以后我们没好日子过。信是1947年写的,美苏冷战也是那一年正式开始的。
冷战从1947开始总共持续了44年时间,后来人们将这段风雨如晦的日子分成了三个阶段:1947年到1965年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双方拉帮结派扩充地盘;1966年到1981年为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苏联武力扩张,美国被迫防守;1982年到1991年是冷战的第三个阶段,美国全力围堵苏联,苏联的经济跟不上自己的追求,最终在1991年的圣诞节无奈解体,冷战终于结束。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在经济方面互相竞争,政治方面互相抹黑,外交方面互相攻击,文化方面互相鄙视,意识形态方面互相否定,总之除了没直接交手以外,其它能做的都做了。可是不动手的话心中那团浊气该如何排解呢?他们当然是动手拉,只是动手的方式是选择第三方代理人代替自己动手,比如美国陷入越战时苏联就支持北越,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时美国就支持阿富汗。
如果从美苏冷战的角度去看,我国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当了一回苏联的代理人和美国打了一架,那就是发生在1950年到1953年的潮藓战争。这场架打得比较惨烈,给中美双方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于是中美之间就变成死敌了。但是做代理人也有好处啊,那就是和老大哥的关系进入了蜜月期,各种援助物资和援建专家纷纷远道而来,老大哥期待着我们变强变大后继续在抵抗美帝国主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只是我们老一辈领导人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如此庞大的国家怎么能把做他人的小弟或代理人作为奋斗目标呢!必须是独立自主呀。而且他们很快就发现苏联那套过日子的办法不太适合自己,于是摸着石头开始走了自己的路。老大哥定睛一看就不高兴了,你既不想变成我的样子也不想变成我期待的样子,你这是要造反啊你!老大哥不高兴,友谊的大船说翻就翻,中苏关系蜜月期四舍五入也就维持了10年,到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打响时,苏联已经站在了印度的那一边。
和老大哥的关系破裂了,同时跟美国人还是敌对关系,这个处境就相当地尴尬和艰难了。不过人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不管你现在收入多低同时又欠着银行和朋友多少万。这艰难的日子总是有熬出头的时候,因为掐指一算,冷战马上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美国依旧深陷在越战的泥潭里无法脱身,而苏联却趁此机会开始主动进攻,美国人不能既打越战也同时进攻,所以只能被迫防守,同时想别的办法。
这个时候国际局势显然发生了变化。从我们的角度去看,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当然是有好处的,既能带动经济发展,还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升;从美国的角度看,苏联人牛气冲天,要是把中国拉拢到一起来对付苏联的话,那不出一个疗程效果一定很明显。既然双方都有这个需求,那么已经互为敌人的中美之间重新握手交朋友就是必然的,只是该如何开口呢?
这就要提到著名的“乒乓球外交”了。1971年的3月份世乒赛在日本举行,我国运动员那次不但赢得了冠军,而且和美国运动员之间互动良好。虽然两个国家之间是敌对的,但是运动员之间却表现的友好和谐,互相聊天赠送礼物,还约定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互相访问。我们的外交部很快就给了他们机会,世乒赛还没结束就给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写了一封信,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中国玩。一周后,美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就飞抵了北京,他们爬长城吃饺子看演出打友谊赛,玩得很开心。
乒乓球队打了头阵之后,第二年也就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带着夫人和他的宰相基辛格访华,中美正式建交而且关系一直保持到现在。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因为丘吉尔而变得非常出名,而且几乎成了解释国家关系的金科玉律,冷战期间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就是这条定律的最佳实例。
可能此时此刻在地球上某个角落的某一间教室里,有个老师正在给他的学生讲述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两个大国之间从敌人变成朋友,是通过乒乓球这项体育运动来推动的,这注定是国际外交学上的一个经典的案例,会被反复搬上课堂和试卷,当然也注定会被模仿。比如最近韩国和潮藓就貌似在模仿这个经典外交案例,他们两边想通过2月份在韩国举行的平昌冬奥会来和解。
潮藓和韩国能划三八线而治并且长期保持现在这个状态,中美两个国家起到了大部分的作用,当初为此互相开战,后来为此暗中较劲。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潮藓发射了几十枚导弹,还进行了一次核试验,南北局势一度紧张的马上要动手,在这个过程中两边的损失其实都挺大的。北边为了对抗要把钱包里那点钱都投入到军备中,而持续性的制裁又让自己来钱的方式越来越少;南边因为北边的威胁也需要投入大量的钱来扩充军备,同时还得在中美之间做出两边都不得罪的决策,这个相当有难度。只有握手言和才是最佳的止损方式,彼此都有这个需求,那么谁先开口和以什么方式开口就比较麻烦了,好在韩国举办了平昌冬奥会。
一切抹不开的面子猜不透的心思都不用担心了,参加活动的时候双方总是要见面的吧,只要见了面一切都好办了,谈完了入场式和车马费,总是可以顺便聊聊彼此关心的话题。南北双方也确实是按照这个节奏进行的,本月9号那天双方进行了第一次会谈,那次会谈的结果是告诉外界我们兄弟俩要把这次活动办好,彼此之间应该好好相处。
9号那天聊开心了之后,韩朝双方觉得不过瘾,又分别在15号和17号又促膝长谈了两次,对外界公布的聊天记录是参加冬奥会的人员规模、入境路线和差旅费用,以及潮藓派出艺术团过来参加演出的事宜。看这个节奏两边像是在热恋一样,每隔两三天就要激动地见一面说说心里话,形势发展的相当不错。在此先预祝两家感情顺利,好好领会我们的乒乓球外交精神,早日实现地区和平。
该祝福的我们祝福完了,接下来需要讨论一个严肃的问题,虽然半岛和解并变成一个国家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啊,万一天空一道闪电,板门店那些阴森的建筑和紧张的军人全都消失了呢!假如半岛统一成一个国家,那么就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了,这个新国家会不会走向欧美那边和我们对抗?从现有的因素去分析的话,可能性还挺大的。
韩国毫无疑问是亲西方的,那么潮藓呢?小金同学作为一个曾经游学欧洲的海归,除了发型以外衣食起居相当地西方化,目前他确实并不亲美,但是他似乎也从不亲华。别忘了我们曾经站在老大哥那边的时候,小学教室里都挂满了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海报,但是后来双方不也变成朋友了吗!虽然现在美朝之间虚张声势地想用核弹攻击对方,但是也可能变成朋友。美国是非常欢迎潮藓站在它那边然后把中朝友谊一刀砍断的,因为这样符合它的东亚战略。这一点我们能看出来,小金同学更能看出来。
如果统一后的新国家亲美了,那么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是这样的:既有美式先进武器,还有自产自销的核武器,军队总人数多达几百万。这个威胁可比驻扎在日韩的所有美军外加那几辆萨德系统要大多了。所以这是半岛统一后的另外一个潜在威胁,而且这种威胁也是美国人朝思暮想的最佳设计方案,这个方案一旦成型,那么美军在日韩的驻军可以撤回老家了,半岛就变成了东亚的以色列,化身为美国的钉子,和日本一起左右地区形势。
不过这种担心多少有点过分了,半岛有可能变成以色列,但我国并不是中东,我国和俄罗斯加起来更不是中东。不争气的中东国家是什么样呢?不但经济发展的不行,内部还有严重对立的宗教矛盾导致彼此不团结,同时还抱着灭掉以色列的幻想。而以色列对这些国家既不严重依赖,心里也一点都不怕。
但是东亚就不一样了,韩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我们,潮藓也离不开我们输送营养液维持生命,同时我们并没有灭掉潮藓半岛的计划。将来半岛统一后这种经济上的依赖还是存在的,如果它们要做东亚的以色列,那么在经济上必然蒙受巨大的损失,这个损失的坑就要美国人来填,如果填不满的话,那么剩余的部分还得从我们这边想办法,这样半岛就没法变成东亚的以色列。
小国家的好处就在这儿,只要位置好就容易变成大国眼中的宠儿,手段运用得当便可以两头甚至多头拿回扣吃好处,不但日子过得潇洒,在国际上存在感也刷的飞起,所以这又是一个利益给多给少的问题。要是回到这个问题上的话,我们似乎又不用担心了,虽然在军事上我们比不了美国,但是经济外交我们玩的一点都不差,到那个时候鹿死谁手还真是不一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