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国记者彼得·海斯勒关于中国的三本书之一。本书的作者中文名叫何伟,这是他去重庆的涪陵支教之前取的名字,这段经历是他的另一本书《江城》的主题。这本书写的是他离开涪陵之后,作为一名记者居住在中国的经历。
关于中国的纪实文学,自然是数不胜数了,但这本书的不同在于,作者是一个外国人。对一个一直生活在西方的外国人来说,中国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况且是这个正处在激烈变革中的中国。正是这种“未经污染”的视角,使得作者能发现很多中国人自己注意不到的问题,甚至是荒诞。
这本书分为城墙,村庄和工厂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开车沿着古长城遗迹进行自驾游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关于北京郊区的一个农村,作者在这里租了间房子,作为自己休息写作的基地。第三部分是关于浙江一个叫丽水的地方,这里有很多温州式的小工厂。
第一部分的城墙指的是长城,在这里作者没有使用中国人习惯性使用的长城,而是直接称之为城墙,这种称呼似乎一下子就看穿的他的本质。名字在厉害,也不能掩盖它就是一堵墙的本质,而且事实上它真的是没有我们平常理解的那么厉害。在我们的各种教科书上,都有这么一个说法,说长城是在太空俯视地球时,唯一能看到的人类建筑。其实这个说法的来源是一个外国人的比喻句,比喻长城的宏伟,结果我们把比喻当做写实来用,还大肆宣传。
这一部分的名字其实只是起到了说明作者旅行路线的作用,重要的还是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从作者这个外国人的视角所凸显出来的中国的荒诞。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关于驾照考试的评论,“这就是中国的驾校课程里隐含的哲学命题:如果某样东西从技术的角度看起来特别有难度,那么它必定就是有用的。”其实在中国那只是驾照考试这样,所有的考试不都是这样的吗?考试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把有能力的人选出来,就是单纯的为了把一部分人淘汰掉,所以只管提升难度,而不管提升的难度是不是实际会遇到的困难。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也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发展的问题,毕竟在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在中国,无论身处何地,发展与变化都是不可能视而不见的主题。在中国,道路飞速的被修建,新车型层出不穷,每年都有大量的司机拿到驾照,为中国的公路的行驶者注入新鲜的血液。作者写道“在空旷的路段,大家拼了命似的往前奔跑,也正是这个原因——你会有种感觉,一群人正跟在后面,紧追不舍。”这是对中国最好的描述,一个人每个人都在奋力奔跑的国家。
第二部分是村庄。作者租房的村庄叫三岔,是长城边上的一个小村庄。在他刚来村里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庄,这里没有商店也没有学校,每隔几天,会有开着货车的小贩带来一些日常用品。这里明明在地理上和北京只有几小时的车程,但却看不到它们一点联系的地方,除了延伸到此的长城。村中的年轻人基本外出工作了,留下来的是老人。唯一算得上年轻的人只有管理者这栋房子的魏子淇了,因为房子的主人——他的侄子——也已经外出了。魏子淇不愿意去外面的工厂打工,他总想着要在村里把自己的事业做起来。在作者居住在这的五年里,三岔村逐步繁荣的过程和魏子淇的经商的过程是重合的。
2002年夏天,三岔村修通了水泥路,魏子淇在这时开始在自己家为城里来的游客提供简单的农家饭菜。那年冬天,魏子淇建成了一个真正的饭馆。2003年魏子淇的生意开始走上正轨。2004年魏子淇又扩建了一个小招待所,还重新装修了房子的内部,这带动整个村子的装修热潮,所有人都把房子翻修成了魏子淇的样子。同年他还入了党,考了驾照。2005年魏子淇继续对自己的饭馆进行扩建翻修,村民们开始安装有线电视,手机有了信号。2006年被作者称为垃圾之年,因为三岔村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垃圾,这是繁荣的副产品之一。这一年魏子淇买了车,他成为了村里第一个有私家车的人,虽然是二手车,他也开始频繁的去往城里,参加各种各样的饭局。2007年魏子淇参选村干部失败,但他的生意继续繁荣。
作者居住的这五年里无疑是三岔村飞速发展的五年,五年前它还是个闭塞的小村庄,五年后它已经游人络绎不绝的休闲胜地;五年前村民们以农业为生,靠天吃饭,五年后他们参与进了时代的商业大潮;五年前这是个静止的村庄,仿佛时间的流失在这里都变慢了,五年后每个人都意识到了时代的激变,都想从中抓住自己的那份机遇。
在工厂一篇,作者追踪丽水一家新建的制造胸罩调节环的工厂,这家工厂由两个温州人来此建立。作者通过对这家小工厂的描述,展示了东南沿海一代,私营经济是如何“野蛮生长”的。一方面,这里的商人,只要政府给予一点点的自由,不需要引导,他们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财富。另一方面,野蛮还体现在对工人的“剥削”上,在西方世界已经被实施了上百年的八小时工作制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传说,工人们有的只是没日没夜的加班。工人们没有工会,没有保险,甚至没有合同。我们获得了新世纪的生产技术,却好像还在用100年前的方式把人组织起来。
但就是这样的现状,也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中国人已经被禁锢太久,我们迫切的想要把自己一身的力气换成实实在在的钞票。前面说到加班问题,其实工人们一点都不抗拒加班,甚至是主动要求加班,工人们选择工厂时重要的条件就是有没有足够的加班机会。因为只有多加班才能有高工资,选择出来打工的人并不害怕辛苦,只害怕没能赚到足够的钱。
而工厂中混乱的管理,虽然和国外的大企业相比好像落后了很多,但其实这才最适合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在东南沿海的私营经济,多是些小作坊,最多几十个人,就为了几十个人引入一套完全陌生的管理方法,肯定是得不偿失。对于工人来说,他们刚刚离开农村,离开土地,他们习惯的还是人情社会,个人关系,如果突然一下子要他们接受什么契约精神,什么企业文化,他们也难以接受。所以最后出现这种现代版的家庭作坊才是最合适的模式。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有多么简陋,但也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妥协,先踏踏实实的干好眼前的事,再去想办法改变未来。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的发展的书,但作者并没有试图去分析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或者是中国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原因之类的大问题,只是忠实的记录他所见到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本很“清新”,作者并不试图向我们传达灌输什么观点,只是认真地分享他所看到的,他所想的。但是真实才是最有力的,虽然作者没有什么观点,然而我们每个人在读的时候,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就像我上面的写下来的想法一样。纪实的书就是如此,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不同的感情,有人读出了中国底层人的辛劳,有人读出了中国发展的繁荣盛况,还有的人看到了这个国家的荒诞可笑,总之各种各样。所以,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一本好的纪实书。
这是美国记者彼得·海斯勒关于中国的三本书之一。本书的作者中文名叫何伟,这是他去重庆的涪陵支教之前取的名字,这段经历是他的另一本书《江城》的主题。这本书写的是他离开涪陵之后,作为一名记者居住在中国的经历。
关于中国的纪实文学,自然是数不胜数了,但这本书的不同在于,作者是一个外国人。对一个一直生活在西方的外国人来说,中国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况且是这个正处在激烈变革中的中国。正是这种“未经污染”的视角,使得作者能发现很多中国人自己注意不到的问题,甚至是荒诞。
这本书分为城墙,村庄和工厂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开车沿着古长城遗迹进行自驾游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关于北京郊区的一个农村,作者在这里租了间房子,作为自己休息写作的基地。第三部分是关于浙江一个叫丽水的地方,这里有很多温州式的小工厂。
第一部分的城墙指的是长城,在这里作者没有使用中国人习惯性使用的长城,而是直接称之为城墙,这种称呼似乎一下子就看穿的他的本质。名字在厉害,也不能掩盖它就是一堵墙的本质,而且事实上它真的是没有我们平常理解的那么厉害。在我们的各种教科书上,都有这么一个说法,说长城是在太空俯视地球时,唯一能看到的人类建筑。其实这个说法的来源是一个外国人的比喻句,比喻长城的宏伟,结果我们把比喻当做写实来用,还大肆宣传。
这一部分的名字其实只是起到了说明作者旅行路线的作用,重要的还是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从作者这个外国人的视角所凸显出来的中国的荒诞。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关于驾照考试的评论,“这就是中国的驾校课程里隐含的哲学命题:如果某样东西从技术的角度看起来特别有难度,那么它必定就是有用的。”其实在中国那只是驾照考试这样,所有的考试不都是这样的吗?考试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把有能力的人选出来,就是单纯的为了把一部分人淘汰掉,所以只管提升难度,而不管提升的难度是不是实际会遇到的困难。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也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发展的问题,毕竟在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在中国,无论身处何地,发展与变化都是不可能视而不见的主题。在中国,道路飞速的被修建,新车型层出不穷,每年都有大量的司机拿到驾照,为中国的公路的行驶者注入新鲜的血液。作者写道“在空旷的路段,大家拼了命似的往前奔跑,也正是这个原因——你会有种感觉,一群人正跟在后面,紧追不舍。”这是对中国最好的描述,一个人每个人都在奋力奔跑的国家。
第二部分是村庄。作者租房的村庄叫三岔,是长城边上的一个小村庄。在他刚来村里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庄,这里没有商店也没有学校,每隔几天,会有开着货车的小贩带来一些日常用品。这里明明在地理上和北京只有几小时的车程,但却看不到它们一点联系的地方,除了延伸到此的长城。村中的年轻人基本外出工作了,留下来的是老人。唯一算得上年轻的人只有管理者这栋房子的魏子淇了,因为房子的主人——他的侄子——也已经外出了。魏子淇不愿意去外面的工厂打工,他总想着要在村里把自己的事业做起来。在作者居住在这的五年里,三岔村逐步繁荣的过程和魏子淇的经商的过程是重合的。
2002年夏天,三岔村修通了水泥路,魏子淇在这时开始在自己家为城里来的游客提供简单的农家饭菜。那年冬天,魏子淇建成了一个真正的饭馆。2003年魏子淇的生意开始走上正轨。2004年魏子淇又扩建了一个小招待所,还重新装修了房子的内部,这带动整个村子的装修热潮,所有人都把房子翻修成了魏子淇的样子。同年他还入了党,考了驾照。2005年魏子淇继续对自己的饭馆进行扩建翻修,村民们开始安装有线电视,手机有了信号。2006年被作者称为垃圾之年,因为三岔村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垃圾,这是繁荣的副产品之一。这一年魏子淇买了车,他成为了村里第一个有私家车的人,虽然是二手车,他也开始频繁的去往城里,参加各种各样的饭局。2007年魏子淇参选村干部失败,但他的生意继续繁荣。
作者居住的这五年里无疑是三岔村飞速发展的五年,五年前它还是个闭塞的小村庄,五年后它已经游人络绎不绝的休闲胜地;五年前村民们以农业为生,靠天吃饭,五年后他们参与进了时代的商业大潮;五年前这是个静止的村庄,仿佛时间的流失在这里都变慢了,五年后每个人都意识到了时代的激变,都想从中抓住自己的那份机遇。
在工厂一篇,作者追踪丽水一家新建的制造胸罩调节环的工厂,这家工厂由两个温州人来此建立。作者通过对这家小工厂的描述,展示了东南沿海一代,私营经济是如何“野蛮生长”的。一方面,这里的商人,只要政府给予一点点的自由,不需要引导,他们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财富。另一方面,野蛮还体现在对工人的“剥削”上,在西方世界已经被实施了上百年的八小时工作制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传说,工人们有的只是没日没夜的加班。工人们没有工会,没有保险,甚至没有合同。我们获得了新世纪的生产技术,却好像还在用100年前的方式把人组织起来。
但就是这样的现状,也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中国人已经被禁锢太久,我们迫切的想要把自己一身的力气换成实实在在的钞票。前面说到加班问题,其实工人们一点都不抗拒加班,甚至是主动要求加班,工人们选择工厂时重要的条件就是有没有足够的加班机会。因为只有多加班才能有高工资,选择出来打工的人并不害怕辛苦,只害怕没能赚到足够的钱。
而工厂中混乱的管理,虽然和国外的大企业相比好像落后了很多,但其实这才最适合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在东南沿海的私营经济,多是些小作坊,最多几十个人,就为了几十个人引入一套完全陌生的管理方法,肯定是得不偿失。对于工人来说,他们刚刚离开农村,离开土地,他们习惯的还是人情社会,个人关系,如果突然一下子要他们接受什么契约精神,什么企业文化,他们也难以接受。所以最后出现这种现代版的家庭作坊才是最合适的模式。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有多么简陋,但也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妥协,先踏踏实实的干好眼前的事,再去想办法改变未来。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的发展的书,但作者并没有试图去分析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或者是中国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原因之类的大问题,只是忠实的记录他所见到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本很“清新”,作者并不试图向我们传达灌输什么观点,只是认真地分享他所看到的,他所想的。但是真实才是最有力的,虽然作者没有什么观点,然而我们每个人在读的时候,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就像我上面的写下来的想法一样。纪实的书就是如此,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不同的感情,有人读出了中国底层人的辛劳,有人读出了中国发展的繁荣盛况,还有的人看到了这个国家的荒诞可笑,总之各种各样。所以,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一本好的纪实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