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大学生为何不爱学习 》,作者是一位大学老师,讲述了自己班上的同学不爱学习沉迷游戏的状况,并从社会环境的和自身成长动力等方面对这种现象的成因做了阐述。对于这些现象,我也深有同感,但作为刚毕业一年多的学生,我也有一些其他的观察和想法,不吐不快。(因为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所以暂且装一把嫩,说“我们”……)
1. 学生不爱学习并不新鲜,从来如此
我们都知道,学习从来不是件轻松的事,如果不是很强的目标驱动,或是特别的兴趣,大多数学生都是不爱学习的。老师们都很困惑:明明这些知识这么有用,他们怎么就不愿意学呢?正是为了找到方法,以便将知识和道理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教育才应运而生,成为一门学问,不是么?
我们应当意识到,问题不是某一代人不爱学习,而是一向如此的:
这幅画描绘的是中世纪的大学课堂,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跟现在的大学课堂很像是吧?老师滔滔不绝,前两排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后面的同学在交头接耳,还有人在睡觉……那个年代能接受教育的可都是社会精英呢。
当然,这么讲问题是耍流氓。老师就要说了,我们那时候可是很爱学习的,每天早早去教室占座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当然,我相信这位老师和他当你那的同学们是刻苦学习的,但是我想说,这并不能说明当时全体学生的状况——
我大学的班主任就讲过他的一些大学同学沉迷打游戏,甚至有的因此猝死;另外有一个年龄大点的老师讲到,因为当年工作包分配,大家都不学习,成天打牌(主要是那时候没有游戏……)。每个人的讲述都反映了一个侧面,但我们相信不管哪一个都不完整。这就要讲到一种认知偏差:投射效应——
-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
我自己也有过这种体会:刚上大学时,我觉得自己学校的学风很好——同学们一起熬夜做高数作业;期末复习时要每天五点多起床去占座位;监考也很严格,很少有作弊的现象……听其他学校的同学讲他们学校有多腐朽,考试有多混乱,我还一脸惊诧,暗自庆幸“幸亏我们不是这样”……慢慢地就发现,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是吧?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我们经常听到这些话——
“现在的年轻人啊……”
“工作了才发现,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
有点啰嗦了,我想说的只是一点:别把不爱学习当成是哪一代人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问题的本身,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法。抱怨“这届学生不行”,过瘾则过瘾,有什么用呢?
2. 我们并非浮躁,而是看到了不同的可能
现在人们总是喜欢说:这个时代太浮躁……我更愿意换一个说法——我们这个时代正处于飞速发展中。因为社会整体发展带来的红利,使得越来越多的个体凭借着自己的一技之长,过上很不错的生活。
社会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能,如果有些同学在其他方面有兴趣,为什么非要要求所有人都门门功课优秀呢?人各有志,而且我们显然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对吧?
想想那些校园歌手,那些网络小说的作者,B站上的一票UP主,游戏解说,他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和美好呢?我不认为他们做出的贡献比专家学者们少。我们只要达到学校制定的标准,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我并不认同把这些做法说成是“混到毕业就好了”,而是更愿意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了目标做出自己可以接受的牺牲”……不用担心,总是有一些同学会努力学习,门门优秀的。罗素不是说过么——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玩物真的丧志么?老师看到的是学生在玩手机,打游戏,看动漫——“沉迷于虚拟世界”。可是对我们来说,游戏是一个把很多人连接起来的工具,在那里面我们体会到真实的团队合作,有友情,甚至有人通过游戏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当一个学生看手机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他是在刷微博、玩游戏,还是在看书、联系朋友?
当然,我们都明白,有很多人的确是不求上进,连基本的及格都达不到。一方面固然是他们放纵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到“严进宽出”的氛围的影响。当然,这些学生才是老师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3. 我们迷茫是因为想得更多,而非太少
现在的学生不是想的太少了,而是比以前的学生要想的更多更细。比如农村的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城市生活,独生子女比较多,需要学会协调集体中的关系,接触到外界信息的渠道也更多了,对自己的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思考(虽然这种思考往往给他们带来焦虑)。
只不过老师们习惯于把自己目前的思想高度,当成是当年上大学时候的高度,相形之下自然觉得学生太肤浅,太没目标感。不妨看一下十年前有多少学生出国留学,现在又有多少?十年前有多少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考取了各类资格证书(且不谈它们有没有用),现在又有多少?还有社会实践,参加各类比赛……
很多学生迷茫,不爱学习其实不是因为怕吃苦,而是面对太多的选择,太多互相冲突的观点和建议,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面努力——更严重的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就更说不上了解现在的学习对实现自己的目标有什么作用了。这个时候是最需要老师们理解他们的焦虑,并提供一些真诚的,有建设性的指导和建议。
这篇文章中提到一件事:老师把两本书放到班级群里面,结果只有两个人下载。老师于是认为学生没有自我成长的动力,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悲观。殊不知现在的学生比上一代的整体阅读量要多很多,网上书单和推荐满天飞——如果只是两本看起来是鸡汤的书(当然,只是看起来),大家认为没什么营养的,谁会去看呢?老师倒是应该问问自己,直接把书扔到群里,这样的推荐有诚意么?有没有写一篇自己读这本书的体会给他们看?
4. 学校和老师也不是没有责任
- 老师讲课水平堪忧
很多老师因为把重心放在研究上,教学应付了事——
见到过太多的老师,每天上课板着脸念PPT,从不管下面学生的反应——如果上课就是听老师念书,那学生有什么动力去预习呢?有的老师把三尺讲台当成了输出自己价值观的地方,大谈厚黑学、社会阴暗面……不拿出手机看看书,难道听他们洗脑?我们的幸运之处在于,这个时代使得我们得以接触大量的学习资源,只要有自学能力,有很多路径可以学习。
大一学线性代数的时候,老师就是翻PPT,作为一门数学课也不板书,学生完全跟不上他的思路。于是觉得这个课实在是太难了,肯定学不会,于是当真看书也看不懂……后来考研复习数学的时候,看了一个老师的视频,才发现线性代数没有那么难,还很有意思!
如果网上就有更优质的资源,甚至自学的效果更好,那学生有什么理由花时间坐在教室里听你讲呢?
- 不关心学生的反馈
老师大多不关心学生的反应,自顾自的讲,甚至有学生提意见也不以为意,反而怪学生多事。这样造成一个现象,讲课烂的老师讲的越来越烂,没人愿意听,需要用点名的方式强迫学生出勤;讲得好的老师讲的越来越好,甚至很多学生跑来旁听,导致座位不够坐……
这个问题的产生跟什么教育体制、文化都关系不大,主要是看授课老师的态度,自己是不是真的在乎学生听懂了没,讲的东西对学生有没有价值。
万维钢在他的书中提到过一个物理学家狄拉克的老师备课的例子——
…此人讲科学思想课真是精益求精。他事先做细致准备,把在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在笔记本上,然后读两遍——除了穿插其中的笑话以外——笑话读三遍。
读到此处,不禁热泪盈眶,碰到这样的老师是怎样的幸运啊。我们当然不奢望所有的大学老师都这样做,但至少,我们希望老师上课的时候,要知道下面坐的是人,不是一棵一课白菜……
我们或许不应该鄙视那些“会讲段子的”老师——想办法把自己的课变得有意思一些也是好的教学尝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多少听进去一些,相比板着脸念PPT,起码是对自己的教学负责,想着如何才能让学生听进去吧?如果照本宣科就能让学生学好,还要教育干嘛呢?
- 学校不断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可能是为了提高毕业率,这样有利于招生,学校几乎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毕业。比如不断降低考试难度,减少毕业的硬性要求——我刚上大学时,拿学位证必须要四级通过,最近听到消息说,四级不过也可以,只要满足一些其他条件;上学时也总是听一些老师带着嘲笑说:出点你们会的题真难……
于是,学生们就用不断降低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学生的整体水平随之下降。讽刺的是,这些措施并没有达到原有目的——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顺利毕业。李笑来说过:“如果你把学生当天才教,未必能教出天才;但如果你把学生当傻瓜教,你一定能教出傻瓜”,也是一样的道理。
说了这么多,好像是发了很多牢骚……不过我觉得,即便是以发牢骚的形式,对于老师们了解学生真实想法,改善教学效果,也是有好处的。
(题图来自:上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