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血液里浸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人,都有一些耳熟能详根植于灵魂深处的诗篇,比如《静夜思》 《咏鹅》《春晓》《望庐山瀑布》等,我们要说的是李绅的《锄禾》。像这些名家的名篇,我们读起来就能感受到它们的精彩,但是用语言去描绘又会显得苍白无力。如何对它们进行分析呢?
孙绍振教授认为,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理解,只有理解了才会更有更深刻的感觉。感受是需要深化、准确化的,要使得感受深化,只能通过分析。像这种篇幅比较小的诗作,我们则需要微观分析的方法。
《锄禾》全诗四句,形象统一完整,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作者要说的核心是粮食(“盘中餐”)不能忘却农民的辛苦劳作。诗歌的核心思绪就是“辛苦”。
首先,抽象情感,诗人是通过“汗滴”转化为可感形象的。这个“汗滴”是作者精心设计在特殊情景下的,夏日锄禾很有特点,相较于春种秋收,对视觉的冲击和感召力比较强。在他的另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中“一粒”和“万颗”强烈的对比也情感颇有冲击效果。
文本细读说《锄禾》其次,语言的精致和谐。全诗的关键词是汗“滴”变成谷“粒”的用词功底。虽然一个是液体,一个是固体,有质的不同。但诗人高明的想象把两者的相似性突出为一个整体,不但完成了表意的功能,而且在相关句中有联想和呼应。上句“汗滴禾下土”的“滴”和“粒粒皆辛苦”的“粒”之间畅通无阻浑然天成。“滴”是从上而下落的动态,还隐藏着“粒”的联想和意蕴。如果改成“落”,那么表达效果将大打折扣。因为“落”可能是固体的、任何形状的、不排除体积比较大的、一次性的……所以,从汗珠到谷粒的想象是大跨度的飞跃,并依靠相似相近的联想轨道,构成了天衣无缝的效果。
再次,第三句中“谁知盘中餐”中的“谁”。作者已知粒粒皆来自于农民的辛苦,在前面都是陈述句的情况下,第三句改为疑问,句式富于变化,韵味较为丰富,一改陈述句的教训式,情感富有转折和变化。而这种以“谁知”表现情绪转折的句式,在唐诗的绝句律诗中屡见不鲜。
文本细读说《锄禾》可见,唐诗的艺术,其统一与丰富的奥妙,正在与这些精妙绝伦之处,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用心品味,才能回味悠长。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摘录、有感于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