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是一个被抛弃到另一个世界的人,对于生活我只是冷漠的旁观者。那些或寒冷、或温暖的瞬间都以黑白照片的形式印在我的脑海。没有喜悦、也没有悲伤,世界很空,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周围的人们明明是友善的,他们走近我,想要温暖我,但我们之间却像是隔着十万八千里的银河,我过不去,他们也过不来。我很担心,有一天他们会厌倦这样的距离,然后突然转身离开了。我无法抓住他们,也无从挽留,但是除了停在原地,我有能怎样呢?”这是我在去年11月份某天的日记中所写的内容,那时候我刚刚从医院回到学校,回到咨询师面前。经过近一个月的住院治疗,我有太多太多想要倾诉的事情,但面对那个熟悉且信任的咨询师,我只感到了困惑,说不出任何感受。50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不记得那天我们谈过什么,只知道在咨询结束后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孤独和害怕,于是当天的日记中我写下这样的话。后来,有一次私下里和咨询师的会面,那时我们的咨询关系已经结束,在离开武汉的前一天,我莫名其妙的生出一种想要见她的想法。我以为在这个世界上她是最贴近我内心的人,然而在那次会面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她突然问我为什么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后来我也在反复的问自己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说?为什么说不出?明明渴望和别人建立一种亲密的、稳定的关系,担当别人向我张开双臂的时候为什么要退半步呢?我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去也无法让别人走进来。无论对方是谁,我都不能真正的放下伪装,在后来的治疗过程中,终于有一个新的名词出现在我的面前——“述情障碍”。
所谓“述情障碍”,从字面上的意思可以得知,有述情障碍的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无法感知和表述自己或他人的情绪。一方面,他们不能理解那些富含情绪的语境和事件,无法辨识出不同的情绪,难以从他人的表情中解读情绪,也无法理解各种情绪的诱因。想象一下当你气急败坏的指责一个述情障碍者时,对方一脸懵逼的样子,你就能明白这种人格特质在生活中会带来多么严重的麻烦。另一方面,他们不会表达情绪,在和人沟通时,表情单一,说话的语气非常平。因此,即使是非常亲近的人也无法对他们做到“察言观色”。出人意料的是,虽然名为“障碍”,述情障碍却并不是DSM-5手册中列出的某种精神疾病。它是一种人格特质。
述情障碍现象最初被发现实属一个必然的偶然。一个精神分析学家在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时候总是遇到种种阻力,他发现有些病人不是不愿意配合治疗,而是他们真的没有感觉、没有幻觉,仿佛连他们做的梦也只有黑白两色。对于其他人而言,表述自己的感觉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对于述情障碍者来说却变得非常困难,他们完全找不到情绪的线索。当某事或某人触发了他们的感觉,他们对这种体验感到困惑和压迫,想方设法加以避免。他们的感觉令他们如坠云雾,他们感觉很"糟糕",却无法准确地表达到底是哪一种糟糕的感觉。
1972年,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家彼得·西弗尼奥斯博士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描述如下:"他们(指述情障碍的人)给人的印象是与众不同、格格不入,好像来自完全不同的世界,却生活在被情感主宰的社会。"也许在其他人眼中,他们表现的有些孤僻、有些冷漠、甚至有些不通情理,但是述情障碍的人并不是没有感觉,而是他们不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发生的情绪情感。他们完全不具备情绪智力(又称情商,EQ)的基础技能--自我意识,即意识到情绪的发生。
在我国“述情障碍”的研究起步于1990年,张建平教授在中国心理学会"个性"研讨会作了"述情障碍"个性特点的研究概况的报告。随后,1991年杨菊贤和姚芳传俩位教授又分别在《上海精神医学》上发表了《冠心病患者的行为类型和情感难言症》和在《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上发表《述情障碍》两篇文章,对述情障碍的名称起源、表现、发生率、引起原因、检测手段、对疾病与治疗的影响以及处理等作了全面的介绍。
就目前西方学者的研究报告,述情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大约为10%,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并且,述情障碍被证实与许多精神疾病都有关联,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也可能产生述情障碍,在某些情况下,述情障碍甚至是人们患有这些精神疾病的征兆。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述情障碍也有其好的一面。由于没有情绪,他们基本上只关注外部世界的事实信息,想象力匮乏,非常现实;而且逻辑思维通常很好,他们用理性思考。没有情绪的另一面则是,他们会在身体感官方面高度敏感,体会到的感觉会比常人放大,但也正因如此,很多“述情障碍”者的身体有慢性、长年的疼痛。
暂时还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解释引发述情障碍的原因。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分析可能引起述情障碍因素,即基因、生理因素和个人成长环境。
首先,每一种疾病的发生,都需要有患者自身基因中包含的特质里应外合,哪怕是最普通的感冒也不例外。“述情障碍”的遗传性质早在1977年就已经在学术层面上得到了验证。但是,由于测量技术的缺陷,当时Heiberg等人的研究存在诸多不足。近些年来,更为完备的研究正式宣告了述情障碍的可遗传性,并与一些基因的多态化呈现有关。
其次,大脑作为人类思想和行为指挥中心自然也与“述情障碍”这类人格缺陷脱不了干系。在人类大脑的中央神经系统中有一个专门负责情绪处理的部位叫做“杏仁核”,研究表明,述情障碍与杏仁核活动的减少有关联,它会影响人们辨别及描述情绪。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发现,当杏仁核和梭状回出现功能障碍时,会严重影响情绪的觉察。另外,最前沿的心理学家还发现有述情障碍的人,大脑胼胝体的前扣带皮层区域功能异于常人。而前扣带皮层在情绪调节与目标导向行为中起到关键作用。
最后也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述情障碍被证实与人们的成长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提出,儿童由于认知能力不足,情绪调节技巧有限,在高焦虑的环境中会倾向于表现出手心出汗、浑身发抖、心慌,等等躯体化症状。也就是说,在年幼时每个孩子的对情绪的辨认及表达都不是非常敏感的,随着人的不断成长有些孩子逐渐培养出了这样的能力,而有些孩子却没有。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重大的心理创伤、在不安全的依恋模式中成长、处理情绪的方式单一、不被允许表达情感或过早的被要求独立,那么他们在情感方面的认知能力就会受到影响,难以顺利习得情绪调节及表达的技巧,这些孩子就会更容易患上述情障碍。另外,如果父母没有与孩子建立较好的情感互动,总是指责孩子,使孩子将一些批判性的语言内化;或是放任孩子不管,“只要不闯祸就可以做任何事”,这样也会增加孩子发展为述情障碍者的风险。德国精神病学家Sabine Aust等人的研究表明,成长环境中对于情感的忽视,如果在程度上不至于引起精神疾病,却足以影响情绪的流动和阐释的话,就可能引发述情障碍。
述情障碍者就像是被抛弃到另一个世界的人,对于生活他们只是旁观者。尽管他们十分渴望和别人建立一种亲密的、稳定的关系,但总是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去也无法让别人走进来。目前,对于述情障碍的研究还无法提供有显著成效的解决方案。从我个人的经验出发,我只能给出如下的建议:如果你认为自己有述情障碍,你的首要目标是增强自己辨识和理解情绪的能力。比如通过写日记、读小说、绘画、音乐等等形式,来让自己和情绪多一些打交道的机会,也许时间长了,你的努力就会得到回报。但在改变之前你应该明白述情障碍的改变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如果你觉得一个只有理性和逻辑的世界并不会对你造成任何影响,那么你完全可以无视它。有些咨询师或治疗师会建议你尝试一些培养情绪调节技巧的心理治疗,如CBT、DBT(辩证行为疗法)、IPT(人际关系疗法)、正念,等等,对此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尽管目前我依旧受到一些述情障碍给我带来的影响,但我还是认为这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正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可以努力去改正,却没必要为了自己的缺点接受治疗。
借用里尔克的一句话:“……亲现在你自身内有这么多的事发生。你要像一个病人似地忍耐,又像一个康复者似地自信;你也许同时是这两个人。并且你还须是看护自己的医生。但是在病中常常有许多天,医生除了等候以外,什么事也不能做。这就是(即你是你的医生的时候),现在首先必须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