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齐帆齐第8期写作特训营想法
民间故事:官员赴宴,当众冒认主人家妻儿,老道:这都是因果

民间故事:官员赴宴,当众冒认主人家妻儿,老道:这都是因果

作者: 小多故事烩 | 来源:发表于2023-04-01 19:50 被阅读0次

宋朝初年,人杰地灵的青州府有个富户钱老爷,早年间打拼攒了一笔家产,现在坐拥青州城几十间铺子,大部分出租,钱老爷自己经营着城东两家粮店,日子倒也过得逍遥自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钱老爷虽然富贵有余,但却为儿子的婚事发愁。

钱老爷育有两子一女,大少爷钱永忠已经二十岁,全家人都希望他早日娶亲,尽快开枝散叶,可钱永忠自由散漫,性子跳脱,一催他就推说缘分未到,对终身大事一点也不着急。

钱老爷无奈,就把两家粮店交钱永忠经营,希望他通过历练成长起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钱永忠接手生意之后,果然像换了个人似的,成天忙忙碌碌,生意做得有模有样,人也变得成熟稳重起来,钱老爷大感欣慰:“这招真管用,下一步他就该娶妻生子了!”

一天傍晚,钱永忠店里进了一批面粉,眼见天就要黑了,钱永忠动手帮着搬货,累了一身汗不说,双手也沾了不少面粉。

货物快要搬完,这时有个女子挎着篮子走进店里,要称五斤面粉,钱永忠抬手抹一把脸说道:“来这边,我给你称。”

女子闻声一看,禁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原来,钱永忠把自己抹成了大花脸,他回味过来,不好意思地说道:“让你看笑话了。”

女子也闹了个大红脸,低头不敢再看钱永忠,给了钱,伸手接过面粉袋子,装在篮中就走,不料越慌越出错,被门槛绊了脚,人是扶着门框稳住了,篮子却跌在地上,面粉袋口松开,洒出来不少面粉。

钱永忠想笑又忍住了,走过去帮女子捡起东西:“姑娘小心。”

女子抬头看了一眼钱永忠,窘迫地说道:“多谢。”急匆匆走了。

钱永忠想着姑娘慌乱的神情,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一样,心情大好,交代伙计看好店铺,哼着曲子就往家中走去。

钱母见钱永忠心情大好,问道:“儿子,你是遇到了什么好事?”钱永忠闻言又想起姑娘慌乱的样子,摇头道:“没有,只是一件小事罢了。”

不久后的一天,女子又到店里买粮,钱永忠一见她就绽开了笑容,女子这次大方地回以一笑,这女子虽然衣着朴素,可一笑起来万般风情,钱永忠竟然觉得美不胜收,心底某个地方被触动了。

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钱永忠主动帮忙送货到城外五里的胡家村,得知女子名叫胡丽,已经没有了家人,和姨母相依为命,好在二人皆是绣工精致,倒也能安身立命。

不久后,钱永忠禀告父亲,央媒人到胡家提亲,钱老爷巴不得儿子赶快成亲,依了钱永忠,将胡丽娶回去做了钱家大少夫人。

两人成亲后感情十分融洽,心灵手巧的胡丽还为家里每人都做了衣服,得到了全家的一致好评,尤其是钱母,经常得意地跟人炫耀儿媳妇的绣工。

钱永忠也有了责任心,更加上进,粮店生意越来越好,钱老爷见状,放心地将家业交给他管理,自己过起了老太爷的悠闲日子。

一年以后,胡丽诞下一个儿子取名钱旺,小名就叫旺仔,钱老爷和老夫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拿出很多私藏的宝物送给胡丽。

两年后小旺仔会到处跑了,跟钱永忠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不仅聪敏伶俐,生的粉雕玉琢,小嘴儿还非常甜,把爷爷奶奶哄得笑口常开。

钱永忠看在眼里,也感到十分欣慰,只是妻子偶尔会流露出一些怪异之处,但他一直装着不知道,除此之外,目前的生活还真是无可挑剔。

钱永忠选择沉默,实在是因为胡丽的异常有点难以启齿。

原来,儿子一岁之后,钱永忠偶然发现,胡丽居然在睡梦中流露出与人欢好的样子!

钱永忠很惊诧,刚要叫醒妻子,突然又转念一想:是不是这段时间冷落她了……钱永忠有些心虚,不敢再惊扰妻子,默默地转身睡去。

第二天钱永忠悄悄观察,胡丽的一举一动却没有什么异常,但钱永忠还是给她买了一整套首饰,并且加倍地对她好。

可是从那以后,胡丽仍然偶尔会有怪异之处,而且有时候会在梦中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诸如读书,考功名,做官等等,仿佛在鼓励什么人一样。

钱永忠愈发郁闷,认为妻子心里对自己不满,嫌弃他没有功名,平时说不出口,却在梦里完全表露了出来。

这些猜想,钱永忠同样说不出口,其他方面他还可以补偿妻子,但是考功名做官这样的事,他注定是无法实现的,只得把忧虑憋在心里,表面上一家人依旧是和和气气。

又过了一年,胡丽二胎临盆,这次生产却有些凶险,足足两天仍然没能把孩子生下来,钱老夫人急得求神许愿:只要儿媳妇和孩子能够保住,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第三天,胡丽终于诞下一子,取名钱达,胡丽坚持给小儿子取了个小名叫全儿。全儿的出生,令钱家上下更加高兴。

二儿子钱达长到三岁,相貌既不像哥哥也不像父亲,性格也比较阴郁,不爱说话,人们都说两兄弟咋就那么大差别呢!

日子平平淡淡地过去,直到有一天,钱老爷外出访友回来,兴高采烈地宣布了一个消息。

原来,钱老爷早年到狄县跑生意,偶然结识了一个李书生。李书生学识渊博却阴差阳错一再落第,但他把儿子李兴培养的很优秀,三年前中了秀才,今年又高中进士,放了个八品给事郎,全家跟着搬到青州上任。

钱老爷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忙准备礼物,以故人之名前去拜访,与李秀才,就是现在的李老太爷相认,李老太爷得见故人也十分高兴。

钱老爷看中的是李兴的官职,他深知朝中有人好做事的道理,一心示好。李家乃是读书世家,家境比较清贫,也需要钱家的财力为儿子铺路。

两人一拍即合,虽然当年只是一面之交,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愉快的交谈,钱老爷还盛情邀请李老太爷和李兴到家里做客。

宴客这天,钱家上下装点得焕然一新,准备了丰盛的酒席,家人也都换上新衣服。等李家父子到来,钱老爷带着两个儿子隆重相迎,把客人请到大厅落座。

李老太爷很健谈,李兴却有些沉默寡言,视线飘忽,仿佛有什么心事。

喝过两泡茶,钱老爷和李老太爷已将对方引为知己,钱老爷高兴地叫家中女眷上来拜见贵客。

胡丽牵着两个儿子一出现,沉默的李兴突然现出兴奋之色,冲过去拉着胡丽叫道:“娘子,你让我找得好苦!”

众人大惊失色,却见李兴视线一转,又拉起钱达问道:“这就是咱们的全儿吧!”

钱家人全黑了脸,怒不可遏,李老太爷再也忍不住,出声喝道:“够了!你发什么疯!”

5两家相争,商家上门要人,官家老爷子被气病,

李老太爷勉强对钱老爷拱拱手:“不好意思,先告辞了!”铁青着脸拖起李兴头也不回就离开了。

被李兴这么一闹,钱家上下都没有了好脸色。钱老爷当众质问胡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胡丽只是哭泣,一言不发。

直觉告诉众人,胡丽与李兴之间有猫腻,可李家之前一直住在相距甚远的狄县,绝无可能和胡丽有什么交集,钱老爷见问不出什么,只得挥手让她下去,交给钱永忠仔细查问。

钱永忠的心情比任何人都复杂,他联想到胡丽之前的异常,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但心里笃定这一切都是真的。

钱永忠心乱如麻,不知道怎样面对妻子,直到晚上才收拾好心情回房,准备找胡丽好好谈一下,谁知胡丽已经带着全儿不辞而别,房中只有她留下的一封信。

胡丽在信上说,嫁给钱永忠就是一个错误,她与李兴才是上天注定的姻缘,现在就去和李兴团聚了。

钱永忠只觉天旋地转,忍不住一口血喷了出来。家人慌忙请大夫抓药,三天之后才能下床。

“真是岂有此理,竟然被人抢了老婆!”钱永忠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心中也有很多疑问要找胡丽问清楚,便带着人直奔李府要人。

却说李家父子匆忙回到家,李老太爷连忙把李兴拉进内室,关了房门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你梦中之人怎会是钱家儿媳妇?”

李兴迷茫地说道:“我也不知道啊,从未听她说过……”

原来,李兴从小是个乖孩子,成熟稳重,学习用功,直到20岁还未成亲。父亲催他娶亲,他就说要考得功名之后再说,考上秀才后,父亲又重提此事,李兴却告诉父亲:“只要我做了官,何患无妻。”李老太爷只得由他。

又是三年过去,李兴中了进士,本来有机会留在京城做官,他却对父亲说:“我的姻缘就落在青州。”并主动要求放到青州,当了个八品给事郎。

等到在青州安定下来,李兴的婚事再度被提起,这次他却语出惊人:“ 我已经成亲了,娘子叫胡丽,还有个三岁的儿子。”

李老太爷惊悚地看着儿子:“ 你不是在说疯话吧,你成了什么亲?”

李兴却说从几年前开始,梦中就有一位叫胡丽女子,经常来与他相会欢好,磨墨伴读,醒后他以为只是做梦,可房中分明残留着女子的幽香,梦中所作的诗文就摆在案上。

李兴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在梦里问过胡丽,胡丽只说:“你我只有梦中的情缘,如要美梦成真,除非你金榜提名。”李兴深深爱上了胡丽,二人在梦中海誓山盟,定了终身。

从那以后李兴发愤图强,比以前更加用功。每天胡丽都到梦中与他相会,不久胡丽有了身孕。在他考中秀才的那一年,胡丽为他生下了儿子。

李兴还记得,胡丽生产的时候非常凶险,直到第三天才生下来,他为孩子取名全儿,握着胡丽的手道:“等着我。”胡丽回之一笑:“来青州。”

李老太爷开始也不相信,以为儿子是胡言乱语,可李兴言之确凿,坚信那就是真的,李老太爷只得半信半疑,一起来到了青州。

李兴万万没想到,只是去作个客,竟会在钱家见到了胡丽母子。

而李老太爷一听儿子这般稀里糊涂,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这女子已是他人妇,绝对不能要!”李兴一听着急了,说道:“ 儿子在梦中已经与她海誓山盟,没有胡丽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今生非她不娶,再说还有全儿呢!”

父子俩争执了半天,互不说服不了对方,各自扭头气哼哼的走了。

谁知到了傍晚,胡丽就带着孩子找上门了。

李兴大喜,连忙把人接进来,李老太爷一看全儿,长得果然跟李兴小时候一模一样,心顿时软了下来,心里的不满没再说出口,专心琢磨该怎样面对钱家。

李老太爷还没想到妥善的法子,钱永忠就带人闹上门来,事情捅了出去,两家都成了别人的笑柄,李老太爷再也承受不住,猛地一阵抽蓄,倒地中风。

李兴急怒交加,开门冲出来跟钱永忠争执,双方互不相让,大有斗个一死方休的架势。

眼看双方就要打起来,忽然听到一声断喝:“都给我住手!”只见一个老道手里提着一女子奔了出来,却是城外青云观的凌风道长,道长把手里的女子往地上一掼,赫然就是胡丽!

胡丽倔强地抬起头说道:“我就是要看看,在切身利益面前,你们还会不会达成一致!”

道长喝道:“休得狂妄!”拂尘一指,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胡丽现出了原形,原来是只狐狸。

道长眼光一扫众人说道:“你们休要再争斗下去,都是这只狐狸作怪。至于它为什么会找上你们两家,就要从你们的父辈说起了!”

这一切,都是两家长辈惹下的因果。

原来,当年钱老爷到狄县跑生意,途中经过一处树林,突然跳出一只小狐狸拦在路上,抬起两个前腿,朝钱老爷不停作揖,路边躺着一只大狐狸,肚子上中了一箭血流不止。

钱老爷无心搭救,绕过狐狸往前走,小狐狸却又跑到他面前不停作揖,口中“吱吱”乱叫,显得非常着急。

钱老爷不耐烦了,骂道:“你个小畜生,不要挡路!”可小狐狸依然哀求不已。

这时后面又走来一人,小狐狸连忙跑过去作揖哀求。这人正是李秀才,如今的李老太爷。

李老太爷更加粗暴,一脚踢翻小狐狸,骂道:“哪里来的小畜生,挡了本秀才的道!”

钱老爷说道:“可不就是耽误正事吗?我正忙着一单大生意呢!”李老太爷道:“老兄说得对,我正忙着进京赶考,功名才是头等大事!”

可怜的大狐狸已经奄奄一息,小狐狸都急哭了,可是两个大男人却无动于衷,冷漠地说道:“你就是个烦人的畜牲!怎值得我们出手相救。”说罢两人一起扬长而去。

大狐狸后来还是去世了,小狐狸历尽千辛万苦活下来,还修得一身本领,全都用来报复两家人了。

道长讲完事情的经过,语重心长地说道:做人绝不可狂妄自大,对万物要保持敬畏之心啊!

众人一时间陷入无言。

老道看着两家人,严肃地说道:“ 上天有好生之德,人贵有仁爱之心。当年他们二人见死不救也就罢了,但却不该眼高于顶,恶言相向,令小狐狸生出怨念,如今的一切都是因果使然,希望你们两家就此罢手,各自安好。”

“ 至于这只狐狸,因为被仇怨蒙蔽双眼,做出扰乱纲常的极端之举,祸及无辜,毁尽了多年的苦修,只能将它打回凡胎,再无机会修炼。”

经过这件事,钱永忠和李兴再也无法自处,不约而同地选择出家当了和尚。

相关文章

  • 2017-12-10

    “想知道哪些红酒好喝,先得看‘葡萄品种’啊!” 聚会中吃饭,主人家会准备一些红酒。 红酒,是登门赴宴、参加饭局,一...

  • 民间故事——因果

    从前,在一个小渔村里,住着一个渔夫,靠捕鱼为生。他每天划着小船,在无边无际的江面上撒网捕鱼。 有一天傍晚,渔夫兴高...

  • 民间故事:旁观因果

    北宋年间,常州府有一位读书人叫苏晓年。 他十二岁时,和父亲住在一座二层小楼里,苦读诗文,求取功名。 读...

  • 因果规律是自然法则

    社会上有少部分人,做事情不考虑后果任意妄为,这都是因为他们不懂因果。或不信因果导致的。认为因果看不见,摸不着。 不...

  • 年少初遇,难许平生

    晋康元年,国家混乱,藩镇割据,到处兵祸四起。 陆子旭担任朝廷官员,身居要职,无法走脱,便将妻儿...

  • 刘小川原文

    官员中也盛传他将出任宰辅。 沿途赴宴。回船继续向常州。七月流火,船舱里异常闷热,东坡腹泻。老友钱世雄及儿孙在他身边...

  • 民间故事-兔仙送子

    民间故事:农夫墓地救野兔,野兔口吐人言:三天后挖开你妻子的坟救你妻儿 魏晋时期,沈家村的沈老三突然丧妻,他和...

  • 检视人生

    佛法讲究因果关系,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时候不是老人坏,而是坏人变老了,这都是因果报应! ...

  • 老同学来访2

    没过几天,老同学Y终于又找个明正言顺的理由上门了。 一个熟人办满月酒,我前去赴宴。我不知道Y跟主人家什么关系,也不...

  • 行走在官场边缘|喝酒篇1

    官场酒场,视同手足,密不可分。自某种意义上讲,无酒场,则无官场。官员之于酒,如父母,如妻儿,弃之不得。 小刺所在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间故事:官员赴宴,当众冒认主人家妻儿,老道:这都是因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cl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