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文学梦文艺天下
五中所主,何脏最贵——读《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五中所主,何脏最贵——读《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2-12-11 14:59 被阅读0次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在立春的这一天,黄帝很悠闲地坐着,靠近窗户观看着八方的远景,伺察着八风的方向,问雷公道:按照阴阳的分析方法和关于经脉的理论,以及五脏主时的规律,你认为哪一脏最重要?

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贵。雷公回答说:春季属甲乙木,其色青,在五脏中主肝,肝旺于春季七十二日,也是肝脉当令的时候,我认为肝脏是最重要的。

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贵,最其下也。黄帝道:我依据《上下经》阴阳对比分析的理论来体会,你认为最重要的,实际上却是最次要的。

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雷公斋戒了七天,清晨又在黄帝的旁边陪坐。黄帝道: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行的部署,从这就可了解五脏之气运行的终始。

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雷公曰:受业未能明。三阴为表,二阴为里,一阴是阴气之最终,也是阳气的开始,有如朔晦的交界,这就明确无误地印证了阴阳的道理。雷公说:我接受了这一学说,但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黄帝道:所谓三阳,以太阳为经。如果其脉至于手太阴寸口,呈现出弦浮不沉的脉象,就要用四时的规律来肯定,用心里的智慧来体察,参合阴阳之论,以确知它的好坏。

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所谓二阳,就是阳明。如果其脉至于手太阴寸口,呈现出弦而沉急的脉象,且没有鼓动之象,那么到火热大至之时都会死亡。

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一阳就是少阳,其脉至于手太阴寸口,上连人迎如见弦急悬而不绝,这是少阳经的病脉,如见有阴而无阳的脉象,就要死亡。

(原文)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贵。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贵,最其下也。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雷公曰:受业未能明。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

今天学习了五中所主,何脏最贵。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中所主,何脏最贵——读《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ig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