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秋色惹涟漪

作者: 从小就学坏 | 来源:发表于2020-11-14 17:28 被阅读0次

天已入冬了,然秋色连波,泛着涟漪,一波一波荡向远方,引人无限遐想——

去年运气不错,从北到南,再一路向西,国色秋香被我逐一亲抚,蔚为快哉啊!

今年就没那么幸运了。客身塞外,那秋极为吝啬,不待你察觉就悄然溜走。春风啊!金秋啊!你究竟是何般模样,大方的展示一番可好?

前日随手点开几篇写秋的文章,乍一看,文词丰富,深度不凡,颇有意境。还来不及感叹这些青年才俊的文笔,瞬间就换了做想。整个版面一大半都是赞美秋色的。没怎么细看,大致上无非是景色多么的宜人、气候多么令人舒爽、再感慨这诗情画意又转瞬即逝的良辰与晚霞等等。写意抒情当然好了,好的原创作品的确令人赏心悦目。当主流人群都在不约而同的炫技、抄意、攀比时,那就偏失方向了。就好像在吆喝,来,快看呐,看我的词、典多讲究,韵律多么有味……整个大江南北仿佛都是一种腔调,看似热闹,实则寂寞。茅奖得主阿来的哪部作品记不清了,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大意是:在中国的作家笔下,凡是写家乡的文章都有个共同特点,家乡的水永远是最甘甜的,民风多么淳朴,邻里和睦友善,风景是多么的宜人……在他们笔下,故乡仿佛如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般美好。我不禁想问:“真如那般美好,他们拼命的离开,哪怕在都市里蜗居也不愿回去,何为?”所以说,这种文风啊,很不好。

秋天的确很美,它是将四季揉合的美,任你从哪个角度看;它是生命轮回的衔接,让你在时光隧道中穿梭,感悟生命的力度。赞美是应当的,但不能一撮而就。

当雕栏玉彻的堆积如潮时,还是觉得泥土堆的野草更具扑鼻香。现在觉得,那些旅行达人、尤其摄影爱好者镜头下的秋最具诗情画意。配上图片,虽然只有简短几句,任人无限联想。拍摄的角度体现他的审美,一个饱满的画面感,不正是你眼中憧憬的媚、魅、美吗。文学不能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没有根基,就没有未来。一个作家,夜夜笙歌,纸醉金迷,你让他写乡村题材,那能好到哪去了?要知道路遥是在漏风的窑洞里吃着窝头喝凉水,忍受严寒饥饿下,才有了“平凡”二字。因为他有双水磨村父老的所有感同身受。

本想用文字表达一些和晚秋有关的表里山河,我也想以柔情蜜意来描述心目中最喜爱佳季,只是茫茫漠北空剩一片落败的残景,连掉队的孤雁、苍鹫都不曾出现。笔下如何生花?最后看到这铺天盖地的莲花词藻,彻底的打消了我的热情。还是做一个俗人吧,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金秋,已然谢落一地,如何拾起?剥落的岁月跟随残荷一道,凋零在无声的初冬里。唯有茁壮秃凸的白杨依然在寒风中坚挺,和我一起朝乾夕惕——

相关文章

  • 谁的秋色惹涟漪

    天已入冬了,然秋色连波,泛着涟漪,一波一波荡向远方,引人无限遐想—— 去年运气不错,从北到南,再一路向西,国色秋香...

  • 回归

    谁惹了谁 惊起层层涟漪 散去 只留下静寂

  • 秋色几许惹相思

    文/讳莫如深 深秋,叶落满地,冷雨纷纷。细小的雨丝软软地落在窗前,顺着玻璃安静地滑落,无色亦无声。我忍不住伸手去碰...

  • 小圈的文字

    石榴 夏玉芹 初夏嫣然秋色黄,晶莹如玉惹痴狂。 但知珠蚌怀沙累,谁晓石榴苦孕香! 【时间,是江南的一匹瘦马】 文/...

  • 小圈的文字

    石榴 夏玉芹 初夏嫣然秋色黄,晶莹如玉惹痴狂。 但知珠蚌怀沙累,谁晓石榴苦孕香! 【时间,是江南的一匹瘦马】 文/...

  • 游闲温哥华:贝克山赏秋记

    倒影 山有些沉重 倒在湖的怀中 些许涟漪过后 分不清谁的情更浓 秋色 色不是空 满满的是秋的情浓 斑斓无处不在 热...

  • 谁惹谁

    我挨了老公一顿“臭骂”。我的小心眼里“恨得”牙痒痒,也想“反唇相讥”、痛痛快快地来一次“唇舌大战”。可女儿在场,我...

  • 寻幽

    日暮增秋色,山高树叶衰。 寻幽频不遇,归处惹尘埃。

  • 《惹了谁,谁惹了》

    大地焦烤 心情熏染 瞬时火冒三丈 自虐般嘶吼 静心冷却 何故了却心爽 顿失修养

  • 咏晚秋

    秋去冬来骤交替,正是橙黄橘绿时。 谁言晚秋惹寂寥,却道秋色胜春潮。 疏风不傲暖阳骄,落叶缤纷竟妖娆。 紫陌匍匐归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的秋色惹涟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jw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