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儿童虐待事件一直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根据2017年儿童相谈所的数据来看,1年中向其机构咨询儿童虐待的事件达到13万之多,然而真正成为了刑事案件来审判不过1千多件
日本儿童虐待事件的数量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孩子的记忆和逻辑容易出现混乱而导致没有办法判定真伪
所以,如何在当儿童作为被害者或者目击证人的时候,能够提取有效的证词成为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先来例举一个儿童的证词成为无效证词的其中一个原因的事例
エビス屋のブーちゃん事件:
事件的开始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事情
一位司机看到路边有一个小男孩(ブーちゃん)和一个蹲在地上哭泣的小女孩
于是司机就停下车靠在路边,然后想要帮助这个小女孩
很快的,周边就有人认出了这个小女孩是xx家的孩子
司机也就把这个小女孩送回了家
然而呢,当天晚上,这个小女孩脾脏开裂,大出血后死亡了
为了找寻这件案件的真相,警察,小女孩的家人都去问那个小男孩(ブーちゃん),因为白天的时候,就是这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呆在一起的
然而,因为这个小男孩只有4岁3个月,关于这起案件被多次询问,大多的问题也都带有暗示性,导致这小男孩的记忆出现混乱,小男孩就以为是司机开车撞到女孩而导致的死亡
作为犯罪嫌疑人,警察很快就找到了这个司机
然而在一系列的调查之后(车子的左前方和车轮都没有撞到或是碾压的痕迹),才发现司机是无辜的
(原来很早之前就有扶老奶奶然后被诬陷的这种梗了啊)
当然,像这样年纪较小的孩子记不清事情,说不清事情的例子有很多
所以为了能够提取儿童的有效证词,就需要理解儿童的心理来避免让孩子的记忆出现错误
不要反反复复的问这件事,不要问带有暗示性的问题(之前有说过)
多次询问除了会让儿童困惑,同样也会给儿童带来心理的二次伤害(LITS: Litigation-induced Trauma Sensitisation)
其实日本的原来对于儿童相关的刑事案件的调查,是有很大的问题和漏洞的
原 儿童相关案件的司法流程儿童相关的刑事案件在到法庭审判之前,儿童至少要受到联合厚劳省(福祉),检察署,检查所等各个机关的面试和询问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不过是被多问几遍而已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多次询问同样一件事情,他们是理解不了的,会彷徨,不安,出现记忆混乱
包括在这些多次询问中,出现带有暗示性的问题的几率大大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日本在2015年实施了协同面试
现 协同面试流程所谓协同面试就是,联合厚劳省(福祉),检察署,检查所三方各派出一位代表来参加的面试
协同面试的优点就在于减少了提问的重复性和减少提问暗示性问题的可能性
协同面试的实施率每年都在增加
然而,在确认实施协同面试的背后,又迎来了新的问题
情报的无法共有
对于警察署来说,关于一件刑事案件的资料可能是机密
然而福祉等机关也需要用到这些资料,所以当涉及到各个机构的隐私问题时,关于案件的情报就变得难以共有
所以对于儿童相关的刑事案件,日本是有满满作出改变的,但是当新的问题来临时日本又会怎么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