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起来太晚了,把想赶《全民摆地摊》的征文也耽误了,只好拣了一篇被风沙的文章,修修改改解了风沙把它发布出来。然后就看简书创作者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的优美文章《背药水桶的农妇》,备感亲切。
作家的这篇文章,貌似信手拈来,其实别出心裁,他非常自然地通过他到渭南村一片拆迁房拆迁后成为废墟的地方拍照片,在那儿遇到两个当地的农妇。
其中有一个背药水桶的农妇,在得知他是作家时,便给他讲了一个替她女儿爱情把关的故事。她通过看人吃红烧肉是不是一口吃掉,来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和她的前程,结果屡试不爽。
虽然她说的话,也许有些人并不认同,但农妇识人应该是有她的聪明睿智的,因为她看人吃红烧肉,并不是光看这一点,她还凭她长期以来练成的火眼金睛,看人吃的时候所现出的吃相等,来综合判断,这样她就百发百中地判断得很准确。
她看人吃相来判断人的人品和前程应该是很准的。按照年龄推算,她的女儿现在也不算太大,而且她四十多岁就有可以谈婚论嫁的女儿,可以揣测到她结婚很早,不像现在的大学生,父母催他们早点儿谈朋友,貌似比杀了他们还咋咋地,他们会不耐烦地说,你甭烦人好不好?
作家说的这个农妇不是大学生,人家就结婚正当时,生的女儿也二十多岁了,带了男朋友回来,吃一口饭就把一块红烧肉吃没了,农妇由此断定这个男孩子不行,最起码不会过日子。
农妇说的话,应该是很有道理的。我们不妨动动脑筋想一想,当下的生活条件应该是很好的,三天两头有肉吃应该不成问题,不像我们所处的那个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吃上一顿红烧肉像过节似的。
俗话说,有钱常过节,无钱节也闲。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有钱常吃肉,没钱不吃肉。没钱还吃什么肉,只好弄些青菜萝卜吃吃。因此,那些吃不上肉的又会来上一句: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还各有所爱呢,其实是没得钱才这样精神胜利法地自我安慰一番。
我这样哆里巴嗦地说,其实就是说当下生活条件好,那个男孩到这个农妇家吃饭,他不应该像个饿死鬼投胎狼吞虎咽,吃一口饭就把一块红烧肉吃完了。
照我对我们江苏做菜的熟悉程度,我知道我们那儿的红烧肉都是大块大块的,虽然不能说像一块金砖那么大,应该不算太小,至少不像小豆腐丁子那么大,但他却一口吃掉了,确实可以让农妇对他的评价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这个男孩儿后来赌输百万钱,父母亲都不敢住在家里,怕人来要赌债。
而这个农妇的女儿后来找的对象,就是吃到最后剩一口饭,碗里还有半块肉,是一个不会乱花钱的上班族,女儿跟他过日子,不算大富大贵,但过得舒心,过得安稳,过得幸福,让人觉得很有安全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