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在高校做辅导员的朋友对我讲,他们学校有一名刚上大学一年级的女孩子,今年19岁。由于从小到大都是爸爸妈妈陪着她过,一切事情都是爸妈帮忙照料,甚至衣服鞋袜内衣裤都是妈妈帮忙洗。
现在进入大学,由于生活中缺少了爸妈的帮助,她很多事情都不会办。为了能够获得同学们的好感,她经常花钱请同学们吃饭,自己花钱买礼物送给同学们。生活中同学们提的要求如果她能做到的,也都会帮同学们做。但是还有许多同学们不喜欢她,说她没主见、没原则。她听到后不知还要再做些什么才能让那些同学喜欢自己,所以最近又揽了替同学抄作业的事......
她非常害怕一个人待在寝室,所以每次室友外出时,虽然她心里不喜欢那些同学,但是也都会去和她们一起出去。而且她很害怕被同学们发现她不喜欢她们的想法。
她时常会梦到和家人们一起的快乐生活,醒来后的偷偷掉泪(因为怕同学们嘲笑和看不起她),她想帮助这个女孩,但不知该做些什么?
警惕!依赖型人格正在侵害您的孩子!这个女孩的行为告诉我,她患上了“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依赖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无主见。在没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在许多事情上觉得力不从心,靠自己很难独立完成。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对一件事情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坚持到底。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孤独感。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具体可以追溯到孩子幼年时期。在那个时侯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而父母也把保护孩子、养育孩子、满足孩子一切需要当成父母的责任,并且许多父母十分享受孩子对自己的依赖。
我们把这种父母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一切的需要的爱叫溺爱。溺爱的父母无条件接纳和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多么小、多么不合理的要求,他们都会使出全部力气去满足。
也许我们每天都在侵害自己的孩子许多父母把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需要视为“无条件接纳”孩子的行为,并且把这视作爱的最高境界。
关于“无条件接纳”这个关键词,几乎成为育儿专家解决问题孩子及问题家长的必备处方良药,也是当下盛行的关于家庭教育理念之精华。
可是每个人都“无条件接纳”的理解却大不相同,这导致了“无条件接纳”一词被广泛使用,但收效不良,导致许多孩子无数个不良行为的产生。
如果我们把无条件接纳理解为“从不对孩子说不”那么我们未来收获的可能是一个拥有依赖型人格的孩子;如果无条件接纳是“赏识”,那么下面这个民间故事,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话说一个小男孩从小父亲死了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天,他在路上捡到一根针,他的母亲对他说:“儿子,你真能干。”
又一日,他与母亲一起去买剪刀,但母亲觉得价格太高了没买,这位孩子趁卖剪刀的老板不注意顺手拿了一把,回到家里拿出剪刀,告诉母亲说“这是捡的。”母亲犹豫了下,然后笑着说“儿子,你真能干。”
长大后他从偷小件物品到抢贵重物品,每次都告诉母亲是捡回来的,母亲虽然有些疑惑,但仍是说:“儿子,你真能干。”在儿子与其它同龄朋友发生争执时当儿子被别人打伤了,这位母亲吵着要别人给个交待;当她儿子把人打伤了,她视若不见,私下却对儿子说:“儿子你真棒”。当其它人指出这样教孩子不对时,她认为那些人居心叵测,故意挑拨他们母子关系,嫉妒他家儿子有本事......
最后,儿子因杀人被抓判除死刑时,临死前儿子只有一个要求,想和妈妈说句悄悄话。结果他附在妈妈耳边说:“妈妈,你是我这辈子最爱的人,但也是这世上我最恨的人。从小到大不管我做什么,你都说是对的。我的今天都是你一手造成的......”结果他咬掉了妈妈的一只耳朵......
父母“无条件接纳”到底给孩子带来了什么?由此可见,无条件接纳并不是从不对孩子说不,也不是对孩子的行为永远给予鼓励和赏识。
家庭教育中所倡导的“无条件接纳”的核心是倡导爱与规则并行的养育环境,是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下面八个字来概括无条件接纳的内涵:了解-尊重-赏识-改变。
了解——了解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异,知道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尊重——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允许孩子出错、犯错、试错,并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赏识——赏识孩子的成长进步,对好的行为给予积极肯定;
改变——对孩子当下存在的不良行为与孩子一起改变。
如果说前面三个关键词是对家长的要求,那么最后这个“改变”不仅是对孩子的要求,更是对家长的要求。因为身教大于言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