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又叫“心肌梗死”,是由于血栓或者炎症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它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发后对患者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心梗,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现在很多年轻人,由于压力大、过度劳累等因素,也会突发心梗。
“脸上”有3种表现,可能是心梗“找上门”,占一个,最好检查下!
1、牙痛
一提到牙疼,很多人都不会与心梗相联系,但是心梗会诱发牙疼,这叫做"心源性"牙疼。
这种疼动感比较剧烈,且使用去痛片无法止疼。
另外,心梗诱发的疼痛感,是从心脏部位呈现放射状的,常见疼痛感的部位有,胸前、背后、肩膀、牙齿、下巴等。
2、嗓子痛
心梗来临前,除了会有一些典型的症状以外,还会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嗓子疼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心脏放射痛的其中一种,有的病号表现不典型。
如果你在没有吃辣椒,感冒的情况下,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心梗发作的表现,要小心。
3、额头汗多
突然间,额头大汗淋漓,需警惕心梗的发生。
心梗发作时,因心输出量下降、血管收缩,出汗部位多在脖子、额头、手心、脚心等处,皮肤温度相对较低,俗称“出冷汗”。
三种食物,会加速心梗的发生,尽量少吃
1、油腻食物
随着生活的进步,饮食也变得日益丰富起来,不少人都偏爱一些高油高脂食物,如炸鸡、汉堡、红烧肉等美食。
但是,就像红烧肉等各种的肥肉,都属于高脂肪食物,而长期的摄入高脂肪,是加速心梗到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的高脂食物的摄入,更会导致肥胖。
研究表明,肥胖人患上心梗的几率,是正常人10倍之多。
并且,油腻食物还会导致血脂升高,血液粘稠,血栓形成的几率大大的增加。
2、高糖食物
糖,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糖,可以提供人体必要的能量,但一定要适度。
一旦给予过量,会影响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并且极有可能诱发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病等疾病。
3、腌制食物
很多人家的餐桌上,总有咸菜等腌制品的一席之地,不论老人孩子,都喜欢吃。
然而,腌制品中,盐分大,一旦经常食用,易导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加大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有研究显示,高达 9.5% 的心脑血管代谢死亡与盐摄入过多相关。
因此,虽然咸菜等腌制品,比较“下饭”,还是少吃为好
预防心梗,养护心脏健康,谨记:3多,4少
3多
1、多补omega-3脂肪酸
来源:紫苏仁油、棕亚麻子油等。
omega-3脂肪酸,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好”脂肪之一,有助于心血管健康,保护心脏,降低心脏病、抑郁症、痴呆症和关节炎的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心脏病者,每日摄入1克omega-3。如果,曾经发生过心肌梗塞,那么按处方剂量摄入omega-3,有助于保护心脏。
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梗塞幸存者,提高身体omega-3水平,心肌梗塞复发的几率更低,心脏病死亡人数更少。
很多实验得出omega-3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
2、多按摩
按揉劳宫穴,可改善心悸、心痛,有益心脏健康,亦可安神、促睡眠。
劳宫穴,在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右手拇指指腹,点按于左手劳宫穴上,按而揉之,产生局部酸胀痛感,并活动左手手指,以加强指压的感觉,左右交替,反复操作。
3、多睡眠
养心血,首先要把握好睡眠,睡眠长度和质量都要有保证。
首先,不要熬夜,保证23点前,进入睡眠状态!其次,要保证7-8小时的有效睡眠时间。
心律失常患者以及心脏病患者,应采取右侧卧的睡姿,保持身体自然屈曲,因为这种姿势有利于血液的回流,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4少
1、少悲伤
良好的情绪,对心脏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过度紧张的情绪,会诱发急性心梗,危害生命健康。
所以,日常要学会调节情绪,少悲伤多欢乐,这对于心脏来讲,十分必要。
2、少久坐
很多办公室一族,都有久坐不动的习惯。
殊不知,长时间久坐不动,机体的各方面都会弱化!
不仅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还会引发心脏机能的衰退,导致心肌萎缩。
所以,心脏好不好,坐时间久了,都请站起身来走动一下。
3、少喝酒
酒,是一把双刃剑。
少量饮酒,利于血液循环。
但饮酒过多,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还会加速血液循环,促使血管内“坏胆固醇”增加,血压升高,损伤血管。
4、少抽烟
抽烟与心肌梗死之间有强烈的关联性,对于青年男性来说,吸烟人群可增加7倍的心梗风险。
尼古丁作为香烟中主要的成瘾成分之一,可引起人体多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肺癌等,而心梗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动脉粥样板块发生破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