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有一篇文章上了《简书》的首页,同时还有两个公众号抛来橄榄枝,向我约稿。虽然稿酬以打赏数额来定,但是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稿酬的问题,更多的是对我的文字的一种肯定,一种价值感的获得。
晚上,迫不及待的把这个消息和儿子分享。儿子认真阅读了公众号发来的信息,看了被推荐到首页的文章,然后极其认真的问我一个问题:“妈妈,你写文章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我有点懵圈了。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呢?仔细回想起写作的路,梳理了自己的思绪。
说实话,最早写作是有功利心存在的。那个时候刚刚跟同学学做微商,恰逢暑假期间,儿子喜欢的课外辅导班需要钱,外出旅行需要钱,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我,白天满含着委屈和泪水出去推销,晚上便整夜的编写文案,每天累得像条狗。
应该说我的性格属于乒乓球类型的吧?“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唯一能够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那时候我每天早晨发一条鸡血满满的早安语送给自己,然后打开微信里的订阅号,一边做早餐一边听课。李月亮、十二、艾小羊、王珣,这些女性作家的分享让我感到既亲切又励志,第一次知道了线上写文字可以赚钱、线上讲课可以赚钱。我加入了慈怀读书群,和全国各地的书友分享生活的体验。我还学会了使用“荔枝”、“千聊”听课,学会了使用“美篇”编辑文字。
写的第一篇文章是我的闺蜜,有点类似人物专访。写完后发给她,她兴奋不已,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获得了极大的反响。收到称赞的我也是有点小兴奋,接着把自己的教子心得写在了《你的生活品质,藏着孩子的未来》,发到朋友圈和几个群里,很多朋友纷纷加我为好友。从此便一发必可收拾,我又接连写下了十几篇文字,基本保持在每周一更。
我也有苦恼的时候,常常坐在电脑前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思路混乱,不知所以。咬紧牙、不放弃,写不出来也要写!一篇文字从构思,到写成,再到修改、编辑,差不多要4、5个小时。经常写了一半了,看不好又重新写。如此写了改,改了写。后来发展到一天写两篇,写的我看见电脑就想吐。
后来有个书友介绍我到“简书”写,我便下载了APP。第一次接触“简书”写作,写了好几篇都投不中,后来知道格式不对,与别人的文章相比,思想境界也不够。
“简书”上的作者基本上都是兼职的,大家都是一边上班一边在写作的路上摸索苦行。和书友们的交流让我获得更多的灵感,也发现自己眼界的狭窄,知识储备量不足。
闲暇时间我又重新拿起书来阅读。古典小说、历史文献、杂文、心理学都是我喜欢的类型。闺蜜推荐了一本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让我获益匪浅,也明白了生活中越是外求越是离着“真我”越来越远。我不再汲汲于外物,不再戚戚于自身。写作让我更理智的梳理自己的思绪,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内心,心胸的开阔也让文章越来越出彩。
前几天,一家公司招聘微商讲师,同学推荐了我,一并连我的文章推荐了,老板非常满意,待遇也不错。但是这个机会被我推掉了,尽管是业余时间,但是我发现如果接了这个工作,我会疲于奔命,甚至影响到我的正常工作。而且现在我写作已经不是像一开始一样,为了赚更多的银子、为了更好的生活去写了,而是为了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记得很多年前有个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富翁到海边钓鱼,遇到一个老人也在钓鱼。可是富翁发现老人只钓了一条鱼就准备收杆回家,富翁就启发老人:“你钓鱼技术那么好,可以多钓一些鱼啊。”老人说:“多钓的鱼吃不完。”富翁说:“吃不完可以卖掉换钱啊!”老人说:“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富翁说:“你可以用换来的钱造船,然后出海钓更多的鱼,换更多的钱啊。”老人说:“等我有了很多钱的时候又能怎么样呢?”富翁说:“那时候,你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像我一样到海边来看看风景钓钓鱼了。”老人说:“我现在不正过着这样的生活吗?”
当时讲故事的人是想告诉我:穷人和富人最后都是殊途同归的,无非都是海边晒晒太阳钓钓鱼。但是,我发现,虽然富翁和老人同为钓鱼,但二者的心态完全不同。富人经过了钓鱼、换钱、造船、一系列的财富积累过程以后,他的内心世界和老人也是不一样的。富翁钓鱼纯属消遣,老人钓鱼是为了生活。富翁除了钓鱼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而老人却什么也没有。
我们不断的努力,如此的拼命,不是为了能够配得上谁,也不仅仅是为了钓到碗里的那一条鱼,更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努力,是为了在将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