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乱世花蕊沉浮,离恨绵绵

作者: 何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17-10-21 17:00 被阅读0次
【花蕊夫人】乱世花蕊沉浮,离恨绵绵

那满城的牡丹还未来得及花开倾城,宋军铁骑就已攻占了国都,蜀地的险要地势没能阻挡住宋军的步伐,都城的纸醉金迷也没有迷乱了宋军的眼。一座城池,一个国家,一段历史,所有的繁华都在此一并写上了结尾,慢慢地淹没在敌军的凯旋声中,掉进了国破家亡里。

那数十里娇艳的火红城墙,曾经是如何地点缀着秀丽江山,如今还未待她绽放,就此生或许都不复再见。待到花开之时,是否还会如当年般绝艳,然纵然如此,那时又还有谁人来赏?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采桑子·题葭萌驿壁》

国家兴亡自有时,风雨飘摇,江河日下,覆灭早在意料之中,只是这亡国之痛,也只有在经历的那一刻,才能深深体会到所带来的肝肠寸断。终于,那绮丽浓艳的宫词不复存在了,在从笔端流出的,唯有如杜宇啼归般的字字泣血。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这是凡尘对她的赞美,如传说一般地惊艳。她是后蜀皇帝孟昶的贵妃,文采出众,尤擅长宫词,赐号花蕊夫人。她是当时烽烟乱世里的一个传奇,史书虽然对于她的姓氏,生卒年等最基本的信息都不详,然而她仍然给后世留下了一抹惊扰了时光的色彩。

孟昶虽贵为一国之君,却耽于享乐,不顾江山社稷,终至亡国。不过才两个多月,北宋军队就灭亡了后蜀,孟昶投降,被押往北宋京师,花蕊夫人也便由此来到了汴梁。

或许,宋太祖早闻花蕊芳名,早对这位奇女子垂涎不已,此次灭后蜀,除了开疆拓土之外,也是为了能得到花蕊夫人。孟昶极其大臣后妃来到汴梁后,宋太祖设宴款待,花蕊夫人也随夫君出席。

席间,宋太祖又因久闻花蕊诗名,命其即兴赋诗一首。花蕊夫人会写下怎样的诗,或许席间有不少人猜测过,但大概不会有人能想到眼前这位亡国妃嫔,竟能写出这样令男儿汗颜的诗句: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述国亡诗》

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古诗之一,记得是从六年级时的同桌一本古诗选本上见到的。当时从未听说过花蕊夫人,也并不了解这段背景,但一见到,就深深地折服,瞬间就爱上了这首诗。待到后来,在读着关于花蕊夫人的篇章时,在重遇这首诗,其惊喜可想而知。

花蕊擅长写宫词,有百余首传世,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诗人,与卓文君,薛涛,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用语浓艳,然而在亡国后,她便不会写那样的诗了,除却在被押送汴梁时途径葭萌驿题在墙壁上的悲凉之词,便只有如今这等对误国者的悲愤痛切之情。

她并非只会与君主享乐,她曾如忠诚良将般劝说孟昶应以社稷为重,然而孟昶却觉得蜀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夫人的担忧实乃多虑。孟昶的自信委实可笑,仅凭险要地势,如何挡得住北宋军队。

可是,仍然觉得,并非孟昶不顾社稷,只是群雄割据,天下四分五裂,根本不是你想发愤图强就可以免受祸乱。有多少图谋天下的大志愿,到最后不过都只是草草收场,只落得个兵败如山倒,历史都吝啬为其写上一笔。

初登基的孟昶也曾励精图治,他也听劝纳谏,为政清明。先帝重臣李仁罕,张业骄横跋扈,祸害民生,专权乱政,皆一一被孟昶铲除,夺回权力,开始亲政。凡此种种,实乃明君之举,只可惜最终孟昶仍是迷失在了骄奢淫逸里。这该如何去评价呢,是批判孟昶终归不成气候吗,可是征战沙场,意图开创一代霸业的,世间又有几人呢?

来到汴梁后,宋太祖封其为秦国公,七日之后,孟昶便暴病而亡。关于孟昶究竟为何会死,没人知道,然而这也不重要了,一个亡国之徒,死也就是解脱吧!

而花蕊夫人也就毫无阻碍地成了宋太祖的妃子,进入了宋朝后宫。于她,宋太祖除了倾倒她的绝美容颜,对于她的豪情,也是佩服的吧!有才有貌的女子并非没有见到过,只是如花蕊夫人一般,能在朝堂上写下“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样的诗句,如何不让人肃然起敬。

宋太祖对花蕊夫人宠爱有加,或许于他,如花蕊这般的女子,也是佩服这位开创一方霸业的君王。只是纵然如此,纵然孟昶有百般不是,终归曾经那样爱护过她。

据传,花蕊夫人在寂寥深宫,因思念孟昶,便画了一张画像,悬于屋内,每日对着画像独自哭泣思念。一日,却不慎为宋太祖发觉,情急之下,谎称这是张仙画像,只要虔诚供奉,便可得子嗣。太祖闻言大喜,却不想日后此画像竟传遍了整个后宫,甚至传到了民间,后宫嫔妃与民间女子皆争相效仿。

即便荣华富贵不变,她仍是身份高贵的妃子,可说到底,她始终只是个战利品,是男人权力争斗中的牺牲品罢了。关于花蕊的死,史书中众说纷纭,比较有力的一种说法是为宋太祖弟弟晋王赵光义所杀。

北宋末年的《铁围山丛谈》里记载,“赵光义调弓矢,引满拟兽,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一日,宋太祖率众人打猎,赵光义竟将花蕊射死,事后,他对宋太祖说道:“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远离酒色!”宋太祖毕竟是一国之君,即使在如何气愤,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跟自己兄弟过不去。况且,赵光义是摆出了如此一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的大义凌然,宋太祖根本做不了什么,只能“饮射如故。”

而对于赵光义的理由,实则也太过勉强,恐怕是无人信服,因他自己就是个酒色之徒,从他日后玷污小周后的无耻行径就可看出。想来最可信的是花蕊夫人对于他的接班造成了阻碍,为了皇帝宝座,才会下手杀了花蕊夫人。

国破家亡,委身仇人,这一切终于结束了。即使曾经再怎样显赫,到头来却只是强颜欢笑,孤独垂泪,悲悲戚戚几年后,仍旧凄凉地走了。当那耳边响起摩擦空气的声响,当锐利的箭尖刺入躯体,当鲜血流出,当身体一点点冰冷,往日的种种,似乎正在慢慢浮现,满城牡丹,望眼一片锦绣,水晶宫殿,鲛绡帐,青玉枕……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帘开明月独窥人,倚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玉楼春·避暑摩诃池上作》

这是孟昶亡国前写的一首词,体现了后蜀生活的奢华,摩诃池上建造别具匠心,燥热的夏日在此纳凉极为畅快。冰之肌肤,玉之骨骼,花蕊夫人的美跃然纸上。然而,在写这首词时宋太祖已做足了准备,不日即来攻打后蜀,孟昶并非一无所知,可后蜀偏安几十载,如何抵挡得了势在必得的宋军。

天下大势,已成定局,孟昶根本改变不了。“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或许,词中的“西风”指的是即将踏碎他国家的宋军,而“流年”指的就是无力回天的自己。他并非不晓得江山已岌岌可危,只是现如今不管做什么都没有用了,只能强装欢乐,与他最爱的妻子渡过这所剩无几的时光。

他先走了一步,她也随后慢慢跟上了,繁华耀眼,到最后一无所有。如果没有这两代帝王,或许这位女子会平平安安地渡过这一生,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尘埃里,只是历史终归选择了铭记她,铭记那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何潇湘 2015.2.4

相关文章

  •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 题目:寡妇翻墙 要求:注意,是寡妇翻墙,不是翻寡妇墙。只允许故事,其他文体不接受,不评。字数自己把握。 ...

  •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 青城人徐氏,生性侠义,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封为贵妃,别号花蕊夫人。 那年,宋太祖赵匡胤率兵攻入后...

  • 花蕊夫人

    《花蕊》 才子多情枉称皇,三十春秋赴黄梁。 娇花点点临水照,蕊丝颤颤含凝绽。 灵姿清绝展君颜,岂知花蕊变谶殇。 牡...

  • 花蕊夫人

    孤城,落一地芙蓉 殿外,听笙歌一曲 君王只为一人醉 半片江山半美人 水晶宫殿送柔情 吟诗著曲为伊人 倾城的容颜竟成...

  • 花蕊夫人

    他牵着她的手,侧脸温润如玉,皎洁的月光下,他望着她的眼神,温柔宠溺还有细碎的星光。他是高高在上的王,是她心上温柔多...

  • 花蕊夫人

    这日里,经过一户人家窗口处,尤然看到一身着红衣女子,纱衣避体。 对镜梳妆,桌前案边陈放着各色各样的香脂水粉装饰盒。...

  • 花蕊夫人

    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

  • 花蕊夫人

    古时候比较凄惨的皇后有许多,比如自杀身亡的霍成君和赵飞燕,郁郁而终的伏寿、被太医毒死的许平君等等。要说起命运...

  • 续花蕊夫人《采桑子》残词

    续花蕊夫人《采桑子》残词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 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此时情绪唯余恨,只恨残山。 却恨...

  • 生活中让你觉得“没文化真可怕”的瞬间

    文/花蕊夫人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蕊夫人】乱世花蕊沉浮,离恨绵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fn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