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关于地动仪从历史课中被删除的文章,朋友圈中霞浦的陈老师转发了该文,在微信上开始了一次思维碰撞。
陈老师留言1:文化自信确实是不需要曾经的辉煌,历史不能胡写,这我都认同,但是有些东西,今人找不到证据,不代表不存在。
陈老师留言2:有很多东西 今人无法达到古人的技艺水平 但不代表古代这些技艺都不存在,比如中医、经脉很多东西你找不到 不代表没有存在过,也有可能是人类蜕化了 传承断代了。那么多古书同时涉及到,总不能所有古人都编谎话吧。
陈老师留言3:科学本来就是从假说开始了 我觉得存在 我去找证实的依据 没找到 你觉得不存在 你也可以去找证伪的依据 这本来就是科学的做法啊 为啥要断定夏商周断代史求证思路不对
留言4:历史这个表达方式有很多呢 你可以有传说的 也有口述的 还可以是实物论证过的 写在历史课本 就是为了增加历史阅读的趣味性 都可以加入很多传说 我个人觉得很多东西不是不能进入课本 而是表达要换 不能说确凿有什么 史料怎么来的 就怎么呈现 。比如某书记载 我们有地动仪 要考据 抱歉当时代我们还没有证据 你有兴趣 可以长大以后 慢慢查找。
留言5:我的意思是就算是可能存在 也可以进入教材 就是怎么表述 比如除了史实论证外 我们是不是可以跟我们教材一样 历史书加个未考据或者考据不了的栏目 传说的栏目 其实我觉得山海经啥的 很多那些个神神鬼鬼的书 也都未必胡说的 古代生物的多样 今人难以想象 但不代表那些生物不存在 那就可以加一点历史猜测啊啥的,你正文可以正经点 简练点,然后旁征博引的案例就可以有各种主观的 客观的猜测 来提高小朋友学习的兴趣。
很欣赏陈老师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陈老师肯定了文化自信确实是不需要曾经的辉煌,历史不能胡写的观点,同时提出历史找不到证据并不代表不存在;历史表达方式有多种,可以进教材但要注意表述;不能断定夏商周断代史求证思路不对……
我认为首先不可否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要强调的是写到历史教材上的,传递给下一代的一定要严谨,真实,没有确凿证据的我们只能说可能存在,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求真务实。关于夏商周断代史的研究方法,我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我也不能轻易说对与错,我只是觉得结论应该是在不断研究发现中形成的,没有调查就没有结果,如果一开始确定了结论,再找所谓的证据,那不是因果颠倒了吗?
最好的尊重历史,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创造,超越前人,为历史开辟新的河床。古代的成就,是对更早的古人的质疑和超越,能因古人而自豪当然好,能让古人因今人而自豪则更好。如果我们希望今天的孩子对历史有他们的贡献,给他们尝试、体验的空间吧,包括体验失败,这是比保卫课文更重要、更紧迫的事情。
对于思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关于“地动仪”,我问了身边好几个老师,大家都觉得印象中历史老师教的张衡地动仪的实物,就是张衡创造及流传下来的。难道是老师教了假知识?可能我们一直学的就是假知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开阔视野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多阅读多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版本,尽可能给孩子真实真知。给孩子们生命在场的课堂,而不是一味划书背书,应付考试。
其次要培养独立精神,要有思辨能力,这两种能力我们尤其缺乏。我从小就是一个特别听话乖巧的孩子,我曾说过,我之前几乎没有思想,这两年才慢慢开始培养。很感谢遇到了李华老师,在准备师大附中的《从心出发 与法同行》这节课中,李老师不断激发我去思考,思辨,在过程中慢慢培养我的思辨能力。还有每周的“相约周三”网络研讨,大家一起交流,思维碰撞,也慢慢形成自己的认知。齐邦媛的《巨流河》让我看到了同样的事实,在海峡两岸演绎不同的历史。特别是这两年参加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行走”活动,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等,张老师说一个人只有具备独立精神,才能实现生命觉醒,让生命自觉,让精神之花绽放。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听到花开的声音!
再次我们要培养会思考的孩子,在我的课堂上设置了“时政评说”环节,学生轮流评述时事热点,我要求他们做到先简要概括时政内容,再做到一评(评材料)二析(结合教材结合材料)三表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做法),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评价、探究能力。
一个真实的世界其实也是一个想象的世界,有限的、节制地使用我们的语言,永远对自己所写的文字保持怀疑,每一次重读都像一个旁观者,大概我们就可以读出更为丰富的自己,以及隐含在文字中的其他的生命细节——摘自张文质《小事物的教育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