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终身成长》中学会成长

作者: 丁凡凡 | 来源:发表于2021-08-09 22:29 被阅读0次

不止一次在豆瓣的高分榜单上看到这本由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机缘巧合,周末在图书馆闲逛时刚好看到了这本书,本着宁愿犯错,不能错过的精神,我果断的将它收入囊中。 

全书300多页,看似厚厚的一本,理解起来倒也不难,因为整本书围绕的主题都是关于“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的两种类型的人在不同情景、不同状态下对同样的事物产生的完全不同的思考。

最近的阅读量飙升,发现很多书虽然描述的不是同样的事物,但是所传递的中心思想却是一样的。

比如说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作者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小案例。

假设你很喜欢一门课程,但是期中考试却没考及格,你满怀失望的准备回家,结果发现你车上贴了一张罚单,正当你郁闷的无以复加想要找朋友倾述这倒霉的一天的时候,朋友的电话竟然没有打通。

对于这件事情,不同思维模式的人思考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觉得“我被拒绝了,我是个失败者,我太差劲了”,固定型思维的人下意识会把发生的事情当成衡量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标尺。

但是成长型思维的人却不会这样想。

期中考试而已又不是期末考试,车子只是被贴了罚单,但是车子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伤,朋友的电话只是没有打通,又不是朋友直接挂断了电话。

看,简单转变下思维,我们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毋庸置疑,这个例子很精彩,作者用一个简单的事例却给我们带来一个能够引发我们强烈思考的结论,但不知为何,这总让我与前段时间看的有关“斯多葛学派”的某些观点相重合。

比如“斯多葛学派”的相关书籍中也例举过一个类似的案例。

明媚又美好的周日早上,你化了一个美美的妆容,准备跟男朋友一起吃顿大餐,度过一个温馨又美好的周末,但是车开到半路却出现了交通事故,此时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出现了。

选择第一种方式的人因为事故影响了心情,接下来的整个行程中都表现的闷闷不乐,甚至于完全不想再去做那些精心安排的行程。

选择另一种方式的人则完全不一样,他们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车子虽然发生了事故,但我和男朋友都没有受伤,我们真的是太幸运了,一定要好好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接下来的行程中开开心心的看电影,吃大餐,度过了一个完美的周末。

“斯多葛学派”给我们的结论是“你要学会控制你所能控制的,接受你不能控制的”,这句话其实跟《终身成长》这本书中的案例有异曲同工的妙处。

可能是还没有彻底理解这本书的精髓所在吧,或许等我看完这本书,会有一个全新收获也未可知,毕竟我最喜欢的樊登老师也在首页为这本书写了荐语,追随优秀老师的脚步总归不会错到哪里去。

一起成长吧,终身成长吧!

相关文章

  • 从《终身成长》中学会成长

    不止一次在豆瓣的高分榜单上看到这本由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机缘巧合,周末在图书馆闲逛时刚好看到了这本书,本...

  • 《终生成长》——让成长型思维定义你的人生

    《终身成长》这本书,对每一位成长者特别是终身学习者,终身成长者来说都是最好的礼物。我们如果从英文的全名来看,会更深...

  • 读书笔记

    《终身成长》2019.7.26 终身成长,从人生长河来看可以是活到老,学到老;从思维角度来看,就是一种成长型思维。...

  • 终身成长的本质

    说到终身成长,这是学习型组织经常提的词。但从字面上的终身成长,很多人会认为保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就是终身成长。...

  • 拆掉禁锢成长的墙

    拆掉禁锢成长的墙 ——读《终身成长》有感 初次读到《终身成长...

  • 2021-05-22 自我反思和成长

    第47日 #终身成长# 【专注自我成长❤️ 终身成长】【反思 觉知】 当我写下终身成长时,内心有很多美好和感恩的感...

  • 樊登老师解密亲子教育第三大支柱——终身成长

    今天聊聊亲子成长第三大支柱——终身成长,有人会想起《终身成长》这本书,它提到终身成长就是“美德背后的美德”...

  • 学习万能公式

    001终身学习vs终身学不会 读完《终身成长》,了解到了成长型思维,立志要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但是我觉得学习是要出...

  • 《终身成长》:改变思维模式,离成功更近一点

    《终身成长》的作者是卡罗尔·德韦克,从研究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着手,揭示终身成长的本质,改变思维模式,离...

  • 评书|如何阅读《终身成长》

    有两本书一直让我很迷惑——《终身成长》和《终身学习》,今天先说说《终身成长》这本书吧。 书名:《终身成长》 作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终身成长》中学会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pt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