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教语文》是于永正教育文集系列中的一本,3月22日购买此书后,就开始了我的啃读旅程。今天是4月18日,近一个月时间啃读完毕,之所以称为“啃读”,我以为这样的专业书籍大多是生涩难懂的,就像此前读过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或者似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等等此类书籍。也许有的朋友会笑话我说,你说的这些书虽是专业书,但并不难懂呀!但对于我这种脑子不灵光的人来说,接受事物慢,这些书已经让我大脑速度跟不上眼睛的速度了。另一个原因,也许是我读书习惯使然,――边读边圈画批注,速度自然慢了许多。不过,这次啃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我既没有像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一半停下来读其他的书,也没有像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消遣类书籍那样,圈点勾画很少。而是一气呵成,圈圈画画,手不释卷。也许正像于老师所说,“写,让我变成了一条猎狗,瞪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只不过,我是“读”罢了。
第一遍啃读《我怎样教语文》,使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文中的字字句句像小溪潺潺,又像山谷幽静深邃;似和邻居大哥攀谈聊天,又如和渊博的老者探讨人生,通俗易懂的语言于老师是信手拈来:
“读与写是‘洗洁剂’,经常洗去自己头脑中的污垢;读与写也是‘充电器’,不断为自己的大脑注入新的理念和动力。是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双翼,它充实人生,成就事业,并让人生留痕。”
课堂上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而是老师配合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最需老师的配合。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展示一个过程,而不是展示一个结果。教学中老师的配合作用不仅体现在启发点拨上,还提现在耐心和态度的和蔼上。一位美国学者说教1遍,不会教10遍,教10遍不会教100遍。教100遍还不会别忘了还有101遍,这句话的核心讲的是两个字:“耐心”有人说:“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这句话如果成立,那么笨,也包括缺少耐心与和气。什么是教,就是教学生学吗?什么是启发,?不就是像跟猜谜语的人提示一下“朝哪儿猜”那样为学生提供一点线索揭露出一点端倪,鼓励学生去发现吗?教学中老师的配合还提现在发自内心的动情的鼓励上。适时的,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支撑点,是加快思维的兴奋剂,是开窍的电火花。
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很多,可谓是枚不胜举,于老师富含哲理的语言也耐人寻味,如陈酿老酒,愈饮愈香:
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的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教学专家来。
人生当有追求,有抱负。虽然不一定都能如愿以偿,但为实现理想的付出,一定会收获充盈,会收获习惯!
这些名言名句是不是吸引到了你?反正我是把它当做至理名言了。除此之外,于老师巧用他人对教学的看法谈自己的观点,也让我敬佩不已。第一遍啃读时我记录下40多条,这些名人中有外国的名家,也有国内大咖;有古人的经典名句,也有当代的名师学者。由此我感悟到于老师是真真正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啃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让我啃得愉悦,啃得开心,啃得意犹未尽,这感觉真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78399/83c6a3d2881b976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78399/c75b204bf1eba65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