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9日,星期二,天气晴
有句土话叫“丢了人了”。比如一个木工,去给一家盖房做梁檀。石匠垒墙,木匠做梁。没有砖,垒墙用石头。一般垒到一丈高就要上梁,木工到时必须把梁做现成。屋的宽度通常指“净空”。主房,一丈宽,陪房,八尺宽。有时木匠糊途了,一丈宽的房,他就把梁裁成了一丈长。没有把墙算进去。到上梁时,鞭炮响起来,众人抬起梁往墙上搁。一搁,“扑嗵”掉到了屋里。木工丢了人了。把事情办遭了。
一个人做错了事,特别是做了不光彩的事,也会受到批评:“丢人不丢人你!”
我在简书也丢人了。
从2017年4月21日,发第一篇小文开始,到11月20日止,收到两类读者的打赏。一类是有姓名的,来自简书。另一类是“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来自微信。留下性名的读者,也留下了欢笑,留下了温暖,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故事。没留下姓名的读者,到是给我留下了心头的结。
不论多少,人家打赏了,就是对咱的喜欢、肯定和鼓励。咱连个感谢的话都没一句。这算个什么人呢?
一出现无名读者,我又是欢喜又觉得不带劲。四处寻找,一般没有音信。网络时代人们又多用网名儿而不用真名儿,更增加了寻找的难度。
暑假看校值班,闲着,我抓紧空闲时间写了一篇,发布出去后,马上收到一笔50元的打赏。不留姓名。高兴过后是思考:村里的乡亲,搬着大石头修路,一天才挣40元。咱在手机上玩一般的画着,就收人家50块钱。心有不安。一两块,玩玩也就玩了,数大了,总得有个说法吧。
有一个简友,是广州大学的,写得很好,她干脆去掉了打赏设置,她说:“给我打赏的都是熟人,我还没有达到生人打赏的水平。”当我几次收到人家的打赏时,觉得很不好意思。
打赏一般是熟人,即使生人也会熟稔起来的。是对朋友的赞赏鼓励。是时代发展到当今的文化现象。当收到“一个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打赏了你的文章”时,我便不能理解。
简书的这种设计,有点“小家子气”了。为什么非要让不喜欢下载简书的人也必须下载呢?况且,不少人还不会下载呢?不觉得下载起来有点繁琐吗?人家不下载简书打了赏,你就说人家是没痕迹的人,这么重要的朋友,好像比鸿毛还轻。
年关将尽,就当做个年度总结。首先想到的是寻找这些无痕之友。
2017年11月16日,00:48分,后半夜了,我还在玩着自己心爱的文字。突然,《孩子们心头涌出的血染红了美丽的黄昏》收到了一位无痕读者的打赏,52元。520啊,这是有整有零有意义的数字啊。这是文化现象啊。请问广大简友,有谁不想搞清打赏人是谁呢?
我还是那句话,随便收别人52块钱,不吭不喘的,安生得了吗?我成什么人了!
我紧追不舍,非找出不可,文章里发,微信里发,当夜交往的这些朋友里发,就发一句话。
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结果找到了,他是云南大学的人。在昆明,之后坐飞机到了江西抚州。我便一路跟踪到抚州。
既然她喜欢我的文章,我就再给她露一手。
我能让枣树上结上柿饼。
今天我就往抚州给她寄去了《良心枣》里写的枣树上的柿饼,让她知道山区也有奇迹。
我继续寻找,争取找到今年的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把丢掉的人找回来,不能在简书里丢人败兴。
收到赞赏 +¥2.00
一位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 赞赏了我的文章 《定义我父亲》
2017-04-21 12:03 已到账
收到赞赏 +¥2.00
一位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 赞赏了我的文章 《定义我父亲》
2017-04-28 18:29 已到账
收到赞赏 +¥2.00
一位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 赞赏了我的文章 《土地情结》 2017-05-03 19:45 已到账
收到赞赏 +¥2.00
一位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 赞赏了我的文章 《土地情结》 2017-05-05 05:35 已到账
收到赞赏 +¥2.00
一位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 赞赏了我的文章 《不能用公家的红漆刷自家的小板凳》 2017-05-28 08:29 已到账
收到赞赏 +¥2.00
一位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 赞赏了我的文章 《学生价值观偏离,原因究竟在哪里?(中国农村教育报导四)》 2017-07-11 21:11 已到账
收到赞赏 +¥50.00
一位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 赞赏了我的文章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国农村教育报导五)》 2017-07-13 15:01 已到账
收到赞赏 +¥5.00
一位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 赞赏了我的文章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2017-10-11 20:09 已到账
收到赞赏 +¥52.00
一位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 赞赏了我的文章 《孩子们心头涌出的血染红了美丽的黄昏》 2017-11-16 00:48 已到账
收到赞赏 +¥2.00
一位没有留下痕迹的读者 赞赏了我的文章 《良心枣》 2017-11-20 13:04 已到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