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列夫.托尔斯泰断定,孩子自出生到5岁的这段年龄期内,在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从周围世界中所摄取的,要比他从5岁到一生终了所摄取的多许多倍。这句话暗合了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科学研究也证明如果儿童在出生头两年没有得到适当的照顾,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根本影响。而现实中,大部分为人父母的人,特别是当代的母亲们,在生孩子的这几年也属于年轻力壮,事业的上升期,所以,很多妈妈为了能继续在职场拼搏,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看管,等到孩子上幼儿园时才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很多人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只要有吃有喝,有人照顾,保证安全就好,其实,这样的做法与儿童的需要背道而驰,儿童只有从父母那里,准确的说可能哺乳期间主要从母亲那里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全感和被照顾被重视的感受。但是现在很多月嫂也鼓励妈妈们不直接哺乳,而是将乳液挤出来放进冰箱,看着时间给孩子喂食,这样机械地操作真的没有从孩子真正的需要出发,孩子只有从妈妈怀抱中才能获得温暖和爱的感受!
孩子越小才越是需要无微不至的陪伴,陪她一起游戏,一起说话交流,因为这段时期是不可重来不可逆的关键期。中国还有句古话:三十岁前看父敬子,三十岁以后看子敬父。倒不是说当孩子的必须在社会上取得名誉,地位,而是孩子能不能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也就意味着我们作为父母将来是否能和孩子一起体悟幸福,从这一点简单的传承来看,学龄前儿童期的教育实在是重要,希望年轻的父母们警醒,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付出了才会有回报。偷懒的父母终究会从现实中体味到缺失的那段时光的重要性。而到那个时候,是否孩子还愿意倚靠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从容的和她交谈。
作为孩子,他们每天都在成长,变化,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在这个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如何为人父母成了教育中凸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父母也需要学习和成长,愿我们都愿意花时间和经历为了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当孩子看到我们的努力,她自然也会成长为她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