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4)

作者: 太仆 | 来源:发表于2018-09-23 11:31 被阅读1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名曾参,孔子晚年弟子,少孔子四十六岁。

曾子很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

明清读书人必读的“四书”里,《论语》主要是曾子和他的弟子们总结编纂,《中庸》是曾子的学生,孔子的孙子子思著作,《大学》是曾子自己写的,《孟子》的作者孟轲是子思的学生,曾子的再传弟子。

四本神书,全部都和曾子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

一代宗师。

只说这段话,曾子提出了一个简单易行,又效果巨大的修身方法。

每天三次自我反省,反思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人谋而不忠乎?

什么是忠?

朱熹在《四书集注》里解释道:尽己之谓忠。

别人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尽心尽意了吗?

这问题背后是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样一件事,苟且粗略的做到,和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有着天壤之别。

比如在家里我老婆让我把房间打扫一下。

于是我有两个选择:

一,用扫把在地上蹭几个来回,别管地上干净不干净,蹭完把扫把一扔,反正我是扫地了。

二,用扫把不放过每个角落,耐心把地上的灰尘扫到一起,最后用撮子收到垃圾箱。

嗯,就算不考虑尽心尽意的问题,为了让老婆满意也要选择后者。

第二个问题,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什么是信?

同样我们来看看朱熹老师的解释:以实之谓信。

实,真诚,真心相对。

说道做到言而有信是诚信。

没有虚情假意,能做到就做,做不到也不去“巧言令色”讨好,这才是真诚。

说来道理简单,其实实践很难。

俗话说水清则无鱼,人清则无徒,太过真诚的人肯定是个好人,但是难免不通世故。

为了在正常的环境里做个正常人,“巧言令色”是一定要有的部分。

只是巧言令色容易让人迷失对自我的追求,所以孔夫子告诉我们巧言令色鲜矣仁,而非巧言令色不仁害仁。

可是人心态度的细微变化之处不容易写出来,只有多经历,多反思才能在这方面进步。

第三个问题,传不习乎?

最后要反思学习了。

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温习了吗?练习了吗?

老师讲述做人的道理,我做到了吗?坚持了吗?

知识如果不去实践,道理如果不去运用,都不知自己有没有掌握,觉得自己知道了,其实不知道,多可怕。

每天学的东西,一定及时复习,反复练习,才能验证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

明代儒者,心学大家王阳明的理论文献就叫《传习录》。王阳明讲学习,强调放在事上琢磨,不在具体的事上琢磨推演,并且经历过,运用上,就不算真正求学。

最后总结一下曾子三省。

学以润身,切己体察,这就是儒家修身之法了。

相关文章

  • 学而(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名曾参,孔子晚年弟子,少孔子四十六...

  • 学而(4)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儒家的学生,在家孝敬父母长辈,不在家恭敬...

  • 《论语》学而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忠,中心,中别人的心意,考虑别人心中所想所...

  • 学而篇(4)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

  • 学而第一(4)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

  • 2016.3.14 等待 学而4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

  • 《论语》学而篇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

  • 《论语》学而篇4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有若说:...

  • 【论语】学而篇4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

  • 《论语》学而篇4

    【原文】 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 【注释】 ①曾子:孔子晚年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而(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wf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