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每日精进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怎样把一个土特产,打造成全球化的产品?放在今天,你可能会说有互联网就行了。但在还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呢?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就以鲜花为例,带你看看这种难以运输、保质期短,实现产业化难度很高的产品,是怎么做到全球化的——《鲜花帝国》,作者:[美] 艾米·斯图尔特 。
怎样把一个土特产,打造成全球化的产品提到鲜花,你可能想到街边的花店,认为这是某个地区的小型生意。但其实,鲜花早已成为了全球化的产业。数据统计,现在每年鲜花市场的交易量高达4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电影市场票房总量的四倍。这么庞大的产业,具体是怎样打造出来的呢?
步骤一:确保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要想成为全球产业,首先产品要能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鲜花产业最先做的尝试,就是人工育种。这使得鲜花的种植和培育变得可控,可以完全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变量进行大批量管理,避免了自然环境的影响。我们平时看到的鲜花,大多就是经过几代杂交、改良后的人工品种。此外,在品种改良过程中,还要考虑提高批量包装和运输的效率。像我们平时看到的无刺玫瑰,很多人觉得是为了保护顾客的双手,但其实不是。花商之所以培育无刺玫瑰,是因为它种植更方便,能更好地用传送带运输,捆扎速度也能达到有刺玫瑰的两倍。像荷兰很多大型花卉农场,每个温室只需要1-2名工人,大量工作可以用技术来代替人工。
步骤二:实现全世界的顺畅流通
怎么把产品运出去,是很多土特产都面临的问题。在提高流通效率这一点上,交通网络的发展帮了鲜花的大忙,让种植区的鲜花能方便地运输到世界各地。比如美国88%的进口鲜花,都要通过迈阿密机场,对于厄瓜多尔的种花工人而言,迈阿密机场遥不可及,但他们种出来的鲜花只需要几个钟头,就能被运往美国各地。
步骤三:建立一体化的市场交易规则
即便能很快运走,减少损耗,仍有定价问题要解决。不同地区,对鲜花的心理价位是不同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花商们建立了一体化的市场交易规则。把全部鲜花,运往全世界最大的花卉贸易中心:荷兰阿斯米尔小镇,进行荷兰式花卉拍卖,也被称作“减价拍卖”——拍卖师用相高价起拍,然后逐步降低,直到第一个竞买人应价。为什么是减价拍卖?第一个原因,鲜花是越放越不值钱的,如果跟普通的拍卖一样,价格往上拍,很可能会流拍。第二个原因,精准地识别需求,整个拍卖过程其实不会对花的质量有太大的影响,但各地的零售商非常清楚,什么价位能把花顺利卖出去。事实上,这种一体化的市场规则确实有用,荷兰阿斯米尔小镇的花交易量,占到了全世界的五分之一。
步骤四:根据需求改造产品
作为一个产品,最终要接受用户的检验。拿鲜花来说,人们想要的当然是花型漂亮、色泽鲜亮、插瓶时间长,但自然中的鲜花肯定不是这样。为了让花更受欢迎,必须对它进行改造。首先,改造出漂亮花型。我们常见的“星象家”百合花,花朵大、向上开放,其实大自然中没有这个品种,它是由花朵下垂、硕大艳丽的东方百合花,和花朵小、向上开的亚洲百合杂交培育出来的。其次,延长插瓶时间。你可能不知道,延长鲜花的寿命,是以牺牲鲜花的香味为代价的,因为散发香味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所以我们平时在花店闻到的花香,并不来源于花,而是花商使用的香薰喷雾。
步骤五:不断制造消费需求
全球化的产业,还要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消费需求。鲜花产业的第一个招数就是“造节”。你肯定想不到,母亲节就是花商制造的节日。1908年,一位叫做安娜的女子提议设立母亲节,她建议让儿女们戴上一朵白色康乃馨,表达对母亲的敬意。花商们觉得这是很好的商机,纷纷响应,这个传统也就一直保持到今天。第二个招数,给各种花赋予“花语”,添加上它本来没有的意义。这样,消费者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要送特定种类、特定数目的花才能表达心意,借此拉动消费。
最后总结一下,想要把一个土特产打造成全球化的产品,绝不仅是因为它本身产品好,背后是它完成了从生产、流通、建立规则、制造需求等一系列大事。如果你也在尝试将自己的产品变成一个大规模的产业,不妨借鉴一下鲜花产业的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