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3263/def5be8e1c748358.jpg)
关于我之前的历史我就不多聊了,能读到这篇文章的人我觉得也没有那么八卦, 我是想结合我的经历以及两种模式的对比,来谈谈自己的认知是什么样子。或者说,我的主观感受和一些想法。
首先这是两种模式的转换 ,或者说是两种世代的转变。 就像传统手机到智能手机的革命 ,虽然都是提供通信,且原理一样,但还是有了很大的本质变化。又或者像经销商和 4S 店,前者可以按照其店里所有品牌的所有车来为你挑选,后者只能在一种 品牌里 为你挑选。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都是个“卖”,对于客户来说都是个“买”,虽然最终成交动作看似一 样,但对比其起点、过程和路径又却很不一样,当然,最终结果的适配会更不一样。
先拿出规章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 117 条 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保险公司)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第 118 条规定: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注:包括保险经纪公司及其分支机构。)
说简单点,代理人更像是售货员,讲出自己东西的好,让你去买;经纪人更像顾问或者管家,你提出需求和问题,他来为你操持你的家务、为你打造属于你的保险计划
保险经纪人和保险代理人服务的对象不一样,但都是拿佣金的,前者是为投保人服务、受投保人委托,做保险的专业服务;而后者则是为保险公司服务,代理公司的保险销售业务。
保险经纪人制度在国外历史悠久,并沿用至今,现如今已经很成熟,已经真正的实现了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的产销分离,做到了让产品在统一的市场中去竞争,在做出优质保险产品的同时也剥离了对投保人没用的费用(比如明星代言费,赛事赞助费,以及类似用以增加品牌知名度,打开渠道,铺设销售网络等的费用)同时也符合反垄断机制,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让公司属于体系,而不是体系属于一个或几个影响力巨大的公司
只有让经纪人去抓取这些素材为投保人量身定制合适的保障计划,才能真正做到不偏颇(好比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每段都由专业的人负责,有专业制作保险产品的,也有专业为客户提供有价值服务的)
经纪人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就是要用来做配置保障,解读条款,咨询,办理理赔等。并不需要去推销,拉人头,夸大某某;同时,世代的转换也会让行业整个的风气得到质的转换。不再让社会抵触这个行业,消除了之前大众排斥从业人员的同时又需要保险保障而导致的不喜欢还得接触的尴尬局面。
好吧,经纪人就说这么多 先进的模式有了,剩下的就是眼缘了。
买保险是为了锁定财富。是为了减少预期以外的事件对被保险人的财务状况造成冲击,为受益人提供经济补偿减轻负担。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的话,就是被保险人通过缴纳保费换取未来财务状况更大的确定性。
人在社会中的花销这个动作是一定会有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每件事都离不开消费。但是,我们进账这件事,却是个大大的不一定,生意有风险投资有风险,工作也有风险 ,这些您可能会觉得都是外在,我都控制不了。好吧,那我们回忆一下,以往我们拉肚子了, 发烧了,这些简简单单的小问题,我们也要缓上几天,也许会请假休息,也许会强忍着去上班,但总归还是叫影响到我们的工作以及收入;那如果把问题的严重性放大呢,开销变大、进账变小,我们要如何应对呢?所以说再漂亮的城池,如果没有城墙的保护,也不会安全;再繁盛的朝代,如果很容易被侵略,也无法安邦。那如果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无论进账,开销各是多少,又有谁愿意去积极的处理风险所造成的方方面面的损失?买车都是高兴事,但修车大家都不会那么开心,无论是被撞坏还是内部出现问题。
我们也是一样,再多的房子,再多的车,再多的古董字画,再多的生意都比不上家人的健康, 因为有家人才是我们的一切。 一切以人为本,当然,保障更是。因此,一个能为人服务的“人” 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