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2年,大唐已经统一一百多年,经济繁荣,歌舞升平。
在河南巩县一个快要没落的贵族家庭,有一个男孩出生了,他就是有名的“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的杜甫,字子美。
他父亲这边从周室到唐代,都是有文化有地位有当官的家族。
他母亲那边也是“贤良归盛世,吾舅尽知名”,看起来也是一个盛大的家族。
放在现在,杜甫家就是属于典型的中高产阶级家庭,有钱有资源,关键是人家还特别的努力。
他从小就勤于读书、做诗、写字,从不懈怠。
若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会告诉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才华绝非天生的。
杜甫最有名的诗都很悲壮深沉,加上他是个比较耿直的Boy,给人感觉从小就是个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实际上,他小时候也很调皮的,三五岁的时候,读书根本就坐不住,经常被爷爷骂。
他五十岁的时候还写道,“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十四五岁的时候他已经很出名了,被比作小班固,但是他心智却还像个孩子,不断地爬树摘梨取枣。
生活富足,但既不失天真,又受到家庭良好的影响,勤于学习,善骑射,属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杜甫成年后,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非李白莫属。
杜甫是云游时遇见李白的,这次遇见,可谓是中国诗坛最伟大的相会。
那个时候,杜甫的诗都比较乐观奔放,或抒发豪情,或歌颂人和自然。
他豪情万丈,总想着走进国家的领导机构,做出一番伟业。
比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两人相遇时,诗仙李白已经名扬天下,而杜甫的诗刚刚形成自己的风格,初有名气。
李白44岁,已经看透官场,决心远离政治,而杜甫33岁,正在争取入仕,一展才华抱负。
志不同道不合,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心意相通。
李白的浪漫和放荡,深深吸引了中规中矩成长起来的杜甫。
他和李白结伴游戏人间,做游侠,寻仙访道,那段时间,是杜甫人生最开心的时候。
幸而杜甫没有被李白彻底带偏,否则中国历史上恐怕会少了一个诗圣,又多了一个诗仙。
后来分开,李白送了杜甫一首分别诗,最有名的两句就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杯中酒”。
但是杜甫今后的人生中,却写了很多首诗,忆李白,思李白,赠李白。
吃喝玩乐的朋友不过玩一时,心心相惜的朋友却能影响一世。
每次人生最低谷时,他总是忍不住怀恋和李白在一起的那段时光,想想李白四处云游的潇洒人生,聊以慰藉。
然而,也仅仅是慰藉一下而已,让民众脱离疾苦是他的良心,让国家稳定是他的荣誉。
他有着沉重的责任感,无法像李白那样丢掉一切去潇洒生活。
他始终把自己作为一个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战士,不过武器是他的笔而已。
曾经有人称赞他的诗“力扛九鼎,勇夺三军”。
还有一个对他影响比较大的人就是郑虔。
他比杜甫大了21岁,学富五车,精通经史,绘画自成一体,关键是,他还特别的幽默风趣,皇上经常让他讲笑话听。
杜甫一直称他为“恩师”,杜甫有20多首诗都和郑虔有关,而诗中偶尔露出的风趣,也是受到郑虔的影响,可见他在杜甫心目中地位。
然而,这个人亦正亦邪,为官清廉,家中一贫如洗,但是在朝廷和各类人都能周旋一二,很善于明哲保身。
他爱惜杜甫才华,在杜甫不得志之时,隐晦地教杜甫如何在这奸人当道的长安混出头。
杜甫说,我不会站队任何一方,我就是为皇上、为国家服务的,不会去巴结某一个人。
安史之乱后,安禄山自称大燕皇上,让郑虔出来做官,郑虔表面接受新皇委任,暗地却偷偷打报告给唐王室表忠心。
那个时候,逃出长安去找唐王,简直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大部分人都选择保命。
而杜甫选择了逃出长安,绕小路,一路步行,历时一年之久,去凤翔皇宫找肃帝。
他到凤翔的时候,那些曾经认识他的人几乎都不认识他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落魄的老头,满头白发,衣衫破烂,居然是闻名天下的才子杜甫。
杜甫就如一个金刚钻,无论身边的人如何做,世界如何变,都保持着一个本心,谁也磨不平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曾写了一首送给儿子的诗,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
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
你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你有梦想,
又能不迷失自我,
如果你有神思,
又不至于走火入魔,
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破灭为一摊零碎的瓦砾,
也不说放弃,
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
如果昏惑的骚扰动摇不了你的意志,
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
而你,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了,我的儿子!
杜甫就是那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他的性格和当时的腐败政权格格不入,偏偏还不懂得见风使舵,所以一直官路坎坷。
第一次参加皇上的征召考试,结果因为主考官李林甫讨厌文人,唯恐文人胡言乱语,危害到他的利益。
所以李林甫和皇上说,四海之内已经没有人才了,人才都已经被皇上所用了,皇上简直是太英明了。
这个时候,大唐腐败,玄宗李隆基已经年过六十,迷信道教神仙之类的,松懈朝政,自然也相信了李林甫的话。
于是,杜甫想通过考试入仕的希望落空。
杨国忠曾经向他抛过橄榄枝,被他拒绝了。他的品格,注定不会为杨国忠那种危害社会人所用。
后来从长安逃到凤翔,肃帝感念他的忠心,封他为左拾遗,从八品。
虽然官职低微,但是因为在皇上身边工作,可以指正皇上做的不对的地方,犹如皇上的镜子。
然而,这个时候的皇上,早已开始昏庸,哪里听的进去别人的劝告。
当一个人自甘堕落并享受这种堕落的生活时,他是不愿意看到面前有一面镜子,照出他不堪的一面。
性格耿直、措辞严厉的杜甫,每次都恨不能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皇上谏言,力保被奸人所害的贤臣。
后来终于在一个党派的斗争中,将杜甫原本就微乎其微的权利彻底架空。
自从他父亲去世后,他一直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
“卖药都市,寄食朋友”。
“朝扣富儿门,暮随费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儿子因为没有吃的,饿死了。
可是即便如此,也不改当初从政的初衷,不愿选择同流合污,搞垮大唐。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可贵的是,即便如此艰难如此挫折,他也没有绝望,没有自怨自艾。
灵魂的高贵就在于,认清世故而不世故,富贵之时能保持本心,贫贱之时依然能不屈不挠地向前行。
国家连连征战,强制抓丁,遍地白骨,人民流离失所,连行动不便的老人都要被带到战场。
未上战场的人,也要被政府的苛捐杂税所累。
这个时候为人民发声,无疑是引火上身,很多文人都会避免和政府对着干,甚至为了生存不得不参与到政府决策里。
然而,杜甫却写出了《兵车行》,抨击政府强制抓丁;写出了《丽人行》,揭露杨氏姐妹奢华的出行、荒淫无耻的生活。
写出了“三吏三别”,描绘步行艰难的老人被拉去打仗,年轻人新婚当天就被抓去做壮丁,老无所依,幼无所养。
他不怕得罪当权者,也不再为自己前途担忧,不再悲春伤秋,只是想解救人民于疾苦,忧社稷之忧。
他在长安等了九年,终于有机会做官,他被任命为河西县尉,安排他去抓丁,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的诗,宛如一盏明灯,照出了当时社会所有的黑暗和不堪,他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是因为他比一般的诗更有温度,比一般的史更加真实。
他依然吃不饱,穿不暖,居无定所,辗转反复。
但是他诗的境界,也是他思想的境界,从原来的自我发展到了国家,格局更加大了,站的高度更高了。
苦难并不是财富,通过苦难而得以升华,并以此提升了自己的格局,苦难才能成为财富。
他思想上的进步和艺术上的成熟已经超越了同时代任何一个诗人,都是源于他伟大的品格。
杜甫晚年居住草堂,其实并非过着世外桃源的日子,他依然生活困顿,心系君事民事。
这个期间他常常去挖些草药去卖,换取基本的生活需要。
他还不得不放下清高,厚着脸皮给别人写诗,希望得到一点救济。
他曾写道: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可见当初凄惨。
即使生活如此困难,但是接受朋友接济时,也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贵重物品一律不收。
他的粉丝太子舍人张某从西北回来,赠送他一条珍贵的毛毯,十分的名贵。
他拿着赠品欣赏许久,最后觉得他不合适享用这么贵重的东西,又坚决地退给别人了。
杜甫生于开元盛世又历经安史之乱,享受过荣华也历经了苦难,但是一直品性高洁。
虽然隐居田园,但是现实就是现实,一阵秋风过,茅屋的房顶没有了,房子也倒了。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即便生活已经低至尘埃,他灵魂仍然高贵,宁愿牺牲自己,也希望天下人民得以安歇。
李白曾经经历过大唐盛世,生性豪放,当遇到当权者不给力的时候,就直接离开,只管自己逍遥自在。
但是杜甫是个典型的利他之人,无论何时,都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始终关心社稷,期望自己能够改变人民的命运。
唐朝诗人元稹曾评价说,李白虽豪放不拘约束,但是真诚方面和子美差多了。
他的“诗圣”之名,当之无愧,他就是那个时代的圣人。
有人说贫穷像枷锁,限制人的思想很行动,但却无法限制意志坚定的杜甫。
他一生辗转,却从未放弃过希望。
越是艰难困顿之时,他的诗句越是气势磅礴,捶打人心。
就是这份坚韧不拔的品格,悲天悯人的心,让他的诗句不断攀升,最终站在学术之巅,成就唐诗的大格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