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母亲勒死五年级儿子后跳楼的文章,唏嘘不已。
文中讲到福州一位妈妈与儿子争吵时用手机充电器线将儿子勒死!儿子死了后,妈妈多次割腕自杀未果,随后从13楼跳下,当场身亡。文中还提到一个九岁男孩因为玩手机被妈妈活活打死的例子,作者这两两起惨剧,可以用凶狠手辣,无比残忍来形容!从而得出结论:其实好妈妈与凶手之间,只隔着一次情绪失控。
是的,作为一个三个娃的全职妈妈,在内心里我多么希望自己从来不冲孩子发火,我与孩子之间从来都是母慈子孝。可事实是一次情绪的爆发就足以毁了你的慈母形象,甚至让孩子觉得你就是凶手。
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妈妈发脾气的绘本,里面讲到当妈妈歇斯底里发脾气的时候,孩子内心那种恐惧就好像自己被撕成了碎片飞的到处都是一般。
是的,极端的情绪失控造成生命中悲剧,即使没有出人命你的脾气在孩子眼里也是一把把尖刀伤害着他。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让你有情绪的真的是孩子做的那点小事吗?有多少时候你是把自己的委屈压力发泄到了孩子身上呢?孩子只是你情绪的替罪羊,对此我深有体会。
自从第三个女孩出生以后,重男轻女的老公开始对我冷暴力,不仅如此,为了维护他一贯的完美形象,他当然不能承认他为了没生儿子的事对我冷暴力,所以他反而在家人朋友面前诋毁我一直有外遇一直对他冷漠,总之把我说的一无是处。
我颇感委屈,整天面对三个孩子连发泄委屈的机会都难得。前几天小宝生病了,非常粘人非常吵,白天黑夜的总是要抱着,偶尔放下几分钟还得赶紧收拾乱糟糟的家,我异常疲惫心力交瘁。一个半夜,我花了两个小时抱着把她哄睡着,可是刚躺下半小时她又醒了,又开始狂哭不止,我拖着浑身酸痛疲惫不堪的身体把她抱着来满屋子晃,可她还是一边打挺一边大哭不止。那一刻我望着黑漆漆的窗外真的有把她扔下去的冲动,我歇斯底里的冲她大吼“你到底要怎么样啊”,其实我心里是有很多的委屈,独自带孩子的艰辛,被老公冷暴力和冤枉的心寒,我的愤怒里是对生活的绝望,孩子成了我的出气筒而已。
还有些时候你冲孩子发脾气是因为孩子更好欺负,你把不敢冲别人发的火发到了孩子身上。
有一次我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路上,孩子想吃糖葫芦,我就买了一个,结果孩子到了家也才吃了一点点然后就说不想吃了想下次再吃,我也答应了,我心平气和的孩子也开开心心的去玩了,我在卫生间洗衣服就听到婆婆在那叽里咕噜说“四块钱买的东西又浪费了又说不吃了,”我顿时火了,脑子里闪过和婆婆住一起这么多年她总是嘀咕我浪费钱,我觉得她节约的过分,我有很多的不满和委屈,可是我不敢和她发生冲突,我怕落下一个不孝的罪名,于是那一刻我火冒三丈的把火撒到了孩子身上。
我装作冷静的把正在楼上玩的孩子叫下来,让莫名其妙的孩子必须把糖葫芦吃完,孩子委屈的大哭,我像一个严厉的恶魔逼着孩子必须吃完,我知道那一刻孩子成了我反抗婆婆的出气筒。
很多时候孩子是我们情绪的替罪羊,因为孩子最弱小,孩子最容易原谅我们,于是我们就习惯了伤害他们。作为一个妈妈,我觉得,这是病,得治。
网络上有句话,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养生,而是情绪管理。看来,妈妈的情绪管理更是关系着孩子的未来甚至整个家庭的兴旺。
人们都说,女人的情绪靠的是男人的呵护,这话当然没有错,可是如我这般已经遇到了对我冷暴力的老公更别提呵护了,那么还纠缠着这一点自怨自艾又有什么用呢?靠自己也能做好情绪压力管理。
第一学习一些缓解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挂钩法和专业的抽离法等等,在平常多做做这些技巧练习还是有用的,当然即使我掌握了一些这样的方法,在负面情绪来临的那个当下,我根本没来得及用这些技巧就可能已经爆发了,有时候大哭一场宣泄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个下雨的周末,我忙碌一天,独自带着三个娃辗转,去舞蹈学校给老大化妆,去商场带老大表演,然后又去医院给老三看病。晚上到家已是疲惫不堪,我哄着哭闹的老三,又听到老二哭哭啼啼的来告状说老大把她的东西碰坏了。
那一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忍住怒火给两人做思想工作,也没有大发脾气说两个大的不懂事,而是悲从心来,抱着哭闹的老三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哭的两个大宝也伤心的哭了。事后我还担心她们会不会被吓到了,没想到她们都表示,哭的很舒服,我自己也觉得轻松了很多,当时我脑子里就蹦出一句话“悲伤是完结悲伤的力量”。
第二女人一定要爱自己,张爱玲说“没有人会用你想要的方式爱你,除了你自己”,在最艰难的岁月,我也坚持去养生馆养生,去瑜伽馆锻炼,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不适时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有时候与自己在一起。
第三女人的自我成长很重要,情绪来源于我们对事情的反应,不同的信念系统决定了不同的反应。当我们遇到的一些事情因为自己无力解决而有负面情绪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习如何解决它而不是让自己陷入到情绪里。
朋友小鱼一直为了儿子乐乐的学习问题烦恼,二年级的乐乐每晚要到十一点才能完成作业,成绩还是不佳。老师总是找家长,这让小鱼很苦恼,监督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也总是带有情绪。可是小鱼越烦躁,孩子的状况越差。
后来小鱼认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小鱼自己参加了读书会,家长学习小组,一方面修炼自己的情绪更平和,一方面学习了一些正确辅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孩子的学习状态有了很大提升。
有人说,好妈妈与凶手之间,只隔着一次情绪失控。我相信每个妈妈都想成为好妈妈,那么轻妈妈们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情绪的替罪羊,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