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胖三斤,
仔细一瞧三公斤。
减肥拼命小半年 ,
未到功成又过年
每到过年放假,最常挂在嘴边的莫过于这句话啦!不管你老家是东北还是江南,爸妈亲友的美食总是自己出门在外的牵挂。于是,回到家中一顿又一顿的胡吃海塞则成了经常出现的场景。想想临放假前关注的体重秤,想想快要开工/开学,心中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痛。
说起美食,大概没有什么能比各种美味塞进自己嘴里刺激着味蕾更加真实解馋了。或许《舌尖上的中国》之类的视频资料可以更加全面展示着食物的形和色,但美味说到底还是味道,或许加上扑鼻的香气,已经鼓胀的肚子才能真正给人满足感。
至于文字作品能不能勾引起人的馋虫,以前我是存疑的。毕竟,我相信没有什么比舌尖本身更加有品尝味道的能力,舌尖上的中国也不行。不过,自从看过汪曾祺先生的《一食一味》,则让我大大动摇了之前的看法。
因为在他的笔下,食物,不仅仅是味蕾的感触,而是文化、生活与人们彼此之间的美好回忆。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东坡的《浣溪沙》有云: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汪曾祺先生不愧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之美名,文笔干净纯朴,平实传神。这本《一食一味》大约是他流传下来各种关于饮食方面的散文结集而成,并非集中写就,却感到其文笔一贯的干净。整本书分“家常酒菜”、“四方食事”、“吃食与文学”三个部分。各有所侧重,却都写的传神而真切。
他是江浙高邮人,却长期生活生长在北京,南北饮食都有很深的研究。描写的各类吃食,都鲜活到充满烟火气,似乎能从字里行间品尝到他笔下的各类饮食。
涉猎的内容,也并非“玉盘珍羞直万钱”的山珍海味,往往平淡无奇。他在家常酒菜中就写到:
家常酒菜,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
并进一步解释道:
偶有客来,酒渴思饮。主人卷袖下厨,一面切葱姜,调作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显得从容不迫,若无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坐立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
于是乎,他笔下的家常酒菜,是拌菠菜、拌萝卜丝之类的菜品,在酒店三分钱一碟,自己做的时候更加细致一些,却会更加省时省事省钱。这家常酒菜一篇中,21 篇文章,描写的大多是野菜、时蔬、豆腐之类,鱼和肉类仅仅各 3篇,也均是当地常见的吃法。不仅描写的都是当时当地的寻常食物,而且,还专门撰文强调自己反对所谓“工艺菜”(即看菜),认为“菜是吃的,不是看的”。虽然菜需要看重色香味,可以适当考虑形,也主要是为了引起人的食欲,单纯为了摆盘好看,拼出龙凤图案,也不过倒人胃口罢了。
在这些平凡无奇的吃食描写中,竟然能把我看得饥肠辘辘。
笔下蔬果味更鲜
旧时齐白石落难时,去菜市场买不起白菜,于是拿了一幅自己画的白菜图,想要与小贩商量换颗白菜吃,却被小贩奚落:
你那是画的假白菜,休想换我的真白菜!
若说起果腹,当然多少饮食文章、画中珍馐也没法填饱腹中饥渴。若提起文化知识,读书作画,则意义大于饮食。正如亚里士多德说过的那样:
“有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在汪曾祺先生的这本《一食一味》中,很多饮食典故,过往由来,都在书中一一道来,让人增长见识。比如吃木耳菜,入口有些涩味且黏滑的味道,并不好吃,文中却考证这就是《十五从军征》中“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中的葵。这种并不算可口的蔬菜,见证了千年前战乱!
洗手羹汤谁堪尝
《一食一味》写的都是汪曾祺先生家常或走遍大江南北记录下的一些吃食美味,就让人口齿生津。这种文笔值得效仿。汪曾祺先生的文字,一个是不讲求对仗工整,头尾押韵。有种信手拈来的从容,这种文笔似乎平铺直叙,放在饮食文案中尤其精彩,似乎已经将美食摆放在桌前,只等人举筷品尝了。
他的每篇文章的结尾也很有意思,我们平时学写作文,老师总是强调虎头豹尾猪肚,结尾已经华美有力,上升意境。
驾驭不了的往往因此沦为口号。而汪曾祺先生这本书的每篇文章,结尾都看起来略有些突然,似乎仅仅是寻常聊天的自然而然结束,既不突兀,也没有多少上升立意的想法,似乎是主人殷勤介绍了一道美食,自然而然住口,只等你大快朵颐似的。
比如写萝卜,文章数千字,结尾的时候只一句“日本人爱吃萝卜,好像煮熟蘸酱吃的”。写豆腐,篇幅不少,末了一句则是“豆腐皮可做汤。炖酥腰(猪腰炖汤)里放一点豆腐皮,则汤色雪白”。而写蒙古手把羊肉,文章最后一段,则是介绍新疆手抓羊肉的吃法礼节和蒙古不同,描写洗手用铜壶的样子——“铜壶颈细而长,壶身镂花,有中亚风格”。
每每如此,让人意犹未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