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雪梅读写交流群
拆书0101+鱼鱼玲+《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没什么用?》

拆书0101+鱼鱼玲+《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没什么用?》

作者: 鱼鱼玲 | 来源:发表于2018-11-08 05:34 被阅读56次

    R-阅读原文

    “一味读下去”等于没读过

    至今为止,你读过那么多书,到底记住了多少内容呢?

    如果有人问你最喜欢哪本书,你也许能回答对方一个书名,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读过这本书,它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而当对方问起下面的问题,你会怎样回答呢?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再认真回想一下,你会发现读书确实是件很难的事情。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回想不起具体内容也情有可原,但是,你读书时有没有留下些随笔或者笔记呢?除了读书,做其他事的时候你有这样的习惯吗?

    “我以前读过这本书,但已经不记得里面的内容了……”

    我的记忆力不太好,对亲身经历或是旁观过的事和物,印象自然会深刻,但对人名、地名或是读过的文章,就算看多遍都容易遗忘,读过的书亦是如此。所以我很久以前就意识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缺点:我不记得书里的内容,也不太能理解书里的内容。

    明明读过了却什么也没记住,这不就跟没读过一样吗?

    “虽然是本好书,但是读过以后没什么深刻的感受。”

    “刚读完书,却觉得已经快要忘记书里讲过什么了。”

    “我读过的书都要堆成山了,可从来没派上过用场。”

    我以前经常像这样烦恼着,迷茫着。我想不管是谁,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可有时候我们也会这样想:“读完以后并不是完全记不住,书中的精髓一定会对我产生影响。”

    很多人都会这样想:100%的内容只要记得住1%或2%就好了,至于剩下的那99%,反正已经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以后用到的时候自然会想起来。到时候灵光一现,就能想起大概来,“说到这个,我以前好像在书里读到过”“我觉得我好像听说过这件事”。

    但是,人类是健忘的生物,就连昨天吃过的饭都需要认真回忆才能想起来。我们有什么理由去相信自己可以“理解书籍的精髓”呢?

    而且,我们看书并不是为了只记住其中1%或2%,那样效率未免也太差了。花钱买下一本书后,你一定更希望记住100%或是99%的内容,最起码也要记住10%-30%左右。

    读书的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想:“所谓‘理解精髓就好’只是个美好的愿望,那是机会主义者让自己更安全的理由。”而且,长期读书的人就算认真读过某本书,也会因为要继续接触很多书籍,最后连之前书的1%-2%都没有记住。

    只是这样读过,就等于没有读过。如果只是用眼睛看过,而不记在脑子里,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I-重述原文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长这么大,你读了多少书?嗯,上学时的课本,抽屉里的课外书,还有书架上的读过的,加起来不少了。

    那么,你记住了多少内容呢?最喜欢哪本书?或许你就懵了。也许你能说出这本书的名字,大概知道一些人物,还有支离破碎的一些片段。

    可是,如果再问你下面的问题,你该如何回答呢?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在哪里?

    天呐!这个还真想不起来,突然觉得读书好像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人的记忆有限,书看过后忘记具体内容也可以理解。不过,你有没有想办法改善这种情况,留下随笔或者笔记呢?除了读书,做其他的事情做笔记也很有用,它能帮助我们记忆,让生活有条不紊。

    相信大家对这样的场景很熟悉:妈妈催促我们快出来吃饭,可自己正拿本书津津有味的看着。妈妈看我们这么认真,随口就问:“书读了都记得吗?我问问你,“上次你看的那本书讲了什么?”低头思索,却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明明读过,可就是想不起来到底写什么了……

    也许我们会想:我的记忆力不好,只能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印象深刻,但人名,地名或读过的文章,读多少遍都记不住,读过的书自然也记不住。

    所以,得意识到自己的这个缺点:我不记得书里的内容,也不太能理解书里的内容。

    明明读过了却什么也没记住,这就叫没读过。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1.虽然读了一本好书,知道它好,但读过以后说不出哪里好,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真不知道怎么回事。

    2.好不容易把一本书读完,还没来得及体味成就感,合上书的那一刻,悲哀的发现已经快要忘记书里讲什么了。

    3.看着书架上一排排读过的书,不禁疑惑:不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吗?为什么对我来说好像没什么用呢?

    烦恼,迷茫后,只好安慰自己: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读过的书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

    一本书只要记住1%或2%就不错了。暂时想不起来,是因为没用上,等用到的时候自然就会灵机一动想起来了,我们会这样想。可真到用的时候,“说到这个,我以前好像在书里读到过”“我好像听说过这件事,模模糊糊有点印象”。

    人类是健忘的动物,连昨天吃过的饭都得认真回忆才能想起来,读过的书怎么可能回想得起来?只好使劲捶脑袋,就是想不起来啊!唉,看来自己真的没有“理解书籍的精髓”啊!

    而且,我们花钱买书就只为了记住其中的1%或2%,那效率也太差了。要能记住100%或99%就好了,就算记住10%——30%也行,这样别人问起来,还可以说道说道。

    所谓的“理解精髓就好”只是个美好的愿望,那是机会主义者让自己更安全的理由,不可当真。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读的书多,就更容易干扰和遗忘,最后连之前的1%—2%都忘记了。

    如果读过很多书,可却没记住,那和没读书没两样嘛!所以,读书人一定要牢记:如果只是眼睛看过,而不记在脑子里,书读的再多,也和一页没读一样。并且还浪费时间精力,收获得只是读过书的自我安慰而已。

                A1.联系经验

    我一直认同一句话: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读书的人更具幽默感,不怒不躁,即使是遭遇谩骂也能机智回应化解尴尬,甚至语带机锋。

    记得看过一个小故事:丘吉尔上台演讲时,有人递给他一个纸条,写着“笨蛋”两个字。他笑笑说:“刚才有人给我张字条,可是只有署名。”由此可见读过书的人总能不动声色,轻易化解尴尬,语带讥讽的给予回击。

    我自认也是读书较多的,可是在我生孩子后的头两年差点被折磨成抑郁,至今伤口难愈。面对咄咄逼人的家人,粗鄙不堪的婆婆,盛气凌人的小姑,一句句割的人生疼的话伤的我遍体鳞伤。

    曾经的我不禁怀疑我一个读书人啊!看了那么多名人故事,佩服他们谈笑间化解敌意,并给予反击。可是生活中面对别人的欺压我无力反抗,很多想法在心头,奈何开不了口,进而觉得读书的作用真的是被夸大了。

    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一直以来我以为的读书从来都是看一遍,佩服一把别人,自己却什么都没得到的原因是我“不曾读书”。是啊!读过和没读过有什么区别呢?

    A2—规划运用

    通过反思,我发现了自己对读书的理解有偏差,读书不是一味地读下去,而是在于吸收和应用,前提是做好笔记。为确保以后读书能有效吸收知识,化为己用,我制定以下措施:

    1.有选择性的读书

    市面上书籍琳琅满目,选书时突出实用性,大家都公认的好书记录下来,以便购买。

    2.做好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要重点摘录。

    以前读一本书从前到后强迫症似的必须都读完才觉得数量上读完一本书。那样读其实是不分重点,最终什么也没记住。找到重点精读,再记录下来。

    用语言重述原文,加深记忆。

    分析书中知识点可以如何运用,联系实际,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

    3.有计划的读书

    规定一年读多少本书,每个月多少本书,每天用多长时间读,一日读多少页。这样计划好,按部就班的读,才能踏踏实实积累阅读量,真正坚持下去。

    4.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灵感或者体验,一定写下来,做到一边输入,一边输出。

    5.为防止遗忘,抽出固定时间翻看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书0101+鱼鱼玲+《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没什么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li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