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静悄悄的革命》感想

读《静悄悄的革命》感想

作者: 许冬安 | 来源:发表于2020-03-20 19:35 被阅读0次

    这是我第二次阅读阅读《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再次阅读跟第一次阅读的感觉明显不同,当我再看“教室里的风景”这一内容,特别是描写润泽的教室这一篇章时,我内心无比激动,我多想每个孩子都能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和成长,同时我也再想我们该创设怎样的教室。

    首先,我觉得应该是充满“爱意”的教室

    在教室里,师幼之间充满了“爱意”,教室的气氛是轻松和谐的,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幼儿才能更大胆的表达自我;课堂上的“爱意”,师生间才会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孩子;教室里有了“爱意”,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其次,我觉得应该是富有“情意”的教室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室远离了“情感”只能是“一潭死水里养着一群鱼”。师生之间的情感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所学内容所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师生一起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让能让整个教室“情意”浓浓,充满着和谐、合作的氛围。

    最后,我觉得应该是充满“创意”的教室

    教师的智慧体现在哪里?一方面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创意”上.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内容的处理、导语的设计、板书的技术、提问的时机等都是教师展示“创意”的对象.教师在课堂上体现不出“创意”,教学就不可能新颖、与众不同,整个课堂就不可能彰显出“教者的个性”,更不可能成为“艺术”。另一方面“创意”教室体现在班级管理,一个班级的班风风貌良好,这就必须有善于进行管理的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小手段”。

    想想我们的教室,或许离“润泽的教室”还有很远的差距,但只要不懈努力,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态度,我们离“润泽的教室”会越来越近。

相关文章

  • 读《静悄悄的革命》感想

    这是我第二次阅读阅读《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再次阅读跟第一次阅读的感觉明显不同,当我再看“教室里的风景”这一...

  •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静悄悄的革命》封面设计简单,正如书名一般‚静悄悄,毫...

  • 让改变悄悄发生

    让改变悄悄发生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张三寨...

  • 「读书笔记」吴思明《读左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心得》

    书目名称:《静悄悄的革命》书目作者:左藤学(日本)读书笔记作者:芗城中学 吴思明 老师读书笔记题目:读左藤学《静悄...

  •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完后,有很多感触,但有两点记忆颇深。 一、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 读《静悄悄的革命》又一感触, 在...

  • 读《静悄悄的革命 》

    本书作者佐藤学,是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从事教育研究工作20余年。他曾经担任过日本教育学会会长,是日本教育学会...

  • 读《静悄悄的革命》

    小荷七七 捧起日本名校教授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首先最打动我的是静悄悄这几个字,越是人到中年,越是喜欢独处...

  • 读《静悄悄的革命》

    问题1:在课堂上学生发言时,作为老师听学生什么? 第一层次:新教师,由于心中只有他要讲的内容,没有精力和空间听学生...

  • 读静悄悄的革命

    1.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的打开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 2.倾听别人的人会学习,只爱自己发言...

  •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完第一遍,太多的理念纷杂而至,太多的问题冲击大脑,以至于合上书,感觉有点累,思绪很乱。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静悄悄的革命》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ls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