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四个理由,去电影院看《马戏之王》

作者: 弓谷所長 | 来源:发表于2018-02-06 08:41 被阅读138次

好开心!

对于喜欢歌舞剧的我来说,在电影院看完一场华丽丽的歌舞盛宴,简直满足的不行。走进电影院的时候还困倦瞌睡,电影一开场睡意全无。

对休叔的最直接印象,是《X战警》中健壮的金刚狼,是《铁甲钢拳》里铁汉柔情的纯爷们,也是《悲惨世界》中粗犷的阿让。

而这次,他在《马戏之王》中饰演一个商业气息浓重的马戏师,依然丝毫没有违和感。

记得大学时候是在电影院看的《悲惨世界》,那时候那家电影院效果还有点差,不过当时就被电影中充满节奏感和激情的歌舞惊艳到了。这次特意选择了一家音响效果和荧幕质量高的影院观看,看的那叫爽的不行!

场景美,歌好听!而且只有在电影院才能体验到歌舞燃的感觉。

推荐去电影院看!推荐去电影院看!推荐去电影院看!好电影mark三遍。

说好看,总得给点理由是吧?是的,所以我就列了四个理由,送你去电影院。

一、歌曲好听,舞美超赞

很多人会拿《马戏之王》和去年的《爱乐之城》做比较,但我觉得这两部电影完全是没有可比性的,后者不管是舞蹈还是音乐都是以爱情抒情为主,而前者更多的是燃系的劲歌热舞,完全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马戏之王》里的歌曲,都值得反复单曲循环好久,《This is me》《The Greatest show》《Rewrite The Stars》《Never Enough》《A Million Dreams》。

特别推荐《Rewrite The Stars》《Never Enough》,好听到不行。

《This is me》还拿了金球奖和奥斯卡的提名,但个人觉得并没有很好听。

好的音乐,当然得配上出彩的歌舞表演,电影中有几场特别惊艳的群舞戏,简直看的让人手舞足蹈。

首先是休叔首尾相呼应的大型马戏歌舞表演,这组舞蹈可以说看的是热血沸腾,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剪辑点都非常契合音乐的节奏,休叔以剪影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配合着流畅的剪辑,甚至让人会忍不住跟着拍子抖动起来。而当休叔磁性的嗓音开唱时,灯光有节奏的一盏一盏亮起来,真的有种张大嘴巴“wow”的感觉。

第二场是扎克·埃夫隆与赞达亚上演绝美“空中之恋”,两个人在高空中完成了高难度的动作不说,更重要的是深情的对唱和情感的传递,浪漫、惊险、刺激,最后以打破双方束缚的吻结束,一段阶级悬殊的爱情看的让人动容。

还有一场就是休叔破产之后,在酒吧里借酒消愁,畸零人伙伴们一起来劝导休叔的群舞戏,这组舞蹈虽然没有开场马戏的那段惊艳,但绝对是最嗨的一场戏,所有舞者的动作、表情都衔接的非常到位,最主要的是创意,这段戏的编排创意应该是全片最突出的了。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休叔和妻子在天台上的烂漫“月光舞”,休叔在酒吧拉拢扎克·埃夫隆合伙开马戏团的“策反舞”,这两场戏虽然场面不够大,但却让人难忘。特别是“月光舞”,简直美到不行。

假如你喜欢《雨中曲》《音乐之声》《悲惨世界》《爱乐之城》之类的歌舞电影,那我想《马戏之王》绝对可以让你大饱眼福。

二、场景精美,色彩斑斓

说到场景的美,去年的《爱乐之城》已经足够让我满足了。

而这部《马戏之王》中的布景,我应该用奢华、绚丽来形容。如果说《爱乐》追求的是浪漫的场景,那《马戏》可以说是要营造一种气势磅礴的震撼感。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色彩艳丽、饱和度高点的画面风格的,比如近期看的《芳华》《无问西东》都是如此。

而《马戏之王》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反而更加的浓重。从演员绚丽的服装,到马戏团大棚中的道具,还有街道上辉煌的灯火,导演毫不吝啬对色彩的夸张演绎,我想你一定也会对休叔在黑暗中那套鲜红的燕尾服、“胡子夫人”的紫色的裙子印象深刻,还有赞达亚五颜六色的头发和热辣丝网……

我之后在网上看到一个电影中特效解析的视频,别看《马戏之王》整部电影的场景都那么自然,原来还做了不少的特效的。像天空、背景的植被、建筑,原来都是后期特效加进去的。甚至包括休叔和妻子在海边拥吻的时候,被海风吹起的丝带也是后期加上去的,毫无违和感。

三、演技一流,镜头流畅

演技根本不用说了,休叔这个“被演戏耽误的歌唱家”,这次是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突出的演技,又过了一把舞蹈家、歌唱家的瘾。可能你一直还误以为休叔是只会打的硬汉吧?他可是获得过托尼奖的舞台剧巨星!表演、歌唱、舞蹈的水平都牛逼哄哄的不行!

其他人包括饰演《重返十七岁》《歌舞青春》的扎克·埃夫隆,《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米歇尔,《碟中谍5》的女主丽贝卡等等,都是演技一流的演员。

但除了演员的演技,更让我觉得出彩的是在大场景的调度和镜头切换的处理。

我以前有段时间特别钟爱长镜头和无缝切换镜头的剪辑,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前几年的那部《鸟人》,整部电影运用几个伪长镜头就讲完了整个故事,其中有几个切镜头,肉眼完全看不出来瑕疵。

在《马戏之王》中,我也注意到了两个镜头:一个是开场休叔舞蹈从一群人表演切换到一个人的镜头,摄像机绕着舞台中的休叔完成从喧哗群演到孤身一人的镜头转换;另外一场是休叔的女儿拿到了父亲送的芭蕾舞鞋子,从孤身一人切换到一群人舞台上表演的镜头,摄像机移动跟随女儿的脚步,完成了她孤身一人舞蹈到小演员们在舞台上表演的镜头转换。

这两场戏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看,倒没有看出什么破绽。这样的切换方式,会很容易带动观众从一种情绪带到另外一种情绪,其中的情绪落差,足够让人产生心理的波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同时在几场群舞中,镜头的长短和切换的节奏也根据音乐的舒缓、紧凑而有所设计,激情的音乐大量运用全景、快切,抒情的音乐则特写、长镜头,既能给人视觉和听觉上的舒适度,又展现了人物心理的变化,可以说《马戏之王》给人的感觉是试听上的享受。

四、剧情流畅,故事老套

好吧,我说了故事老套……算不算优点?其实说也算。

《马戏之王》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呢?

其实这个故事的套路你肯定看烂了也听烂了,说白电影讲的就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经过不懈的努力总算辉煌腾达,可到达事业巅峰了又产生傲慢的心态和权利的蒙蔽导致家道中落,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涅槃重生,重新获得了爱情、友情和金钱。

老套吧?听起来好像就是我们看过的好莱坞超级英雄的故事套路,又像是类似褚时健、史玉柱、孙宏斌那些企业家的颠簸创业史。

但就是这样老套的故事,才让我可以不用思考剧情的走向和深刻的意义,让我享受歌舞带给我的享受。

所以我觉得一直在抨击电影剧情弱、剧本不走心、故事太平庸,完全没有必要,只要电影能够给能带来某一方面的满意和需求,就是优秀的作品,毕竟能从意义思想层面、感官视觉层面、心理需求层面都能满足观众的电影,少之又少啊。

对了,我突然想到了电影中一直在诋毁(不应该说诋毁吧,应该说死吹毛求疵)休叔的马戏团的影评人,他不断地对休叔的表演挑刺,但这个角色其实蛮有意思的,也正是从他的言语和举止中,我们更加中立地去评判一场表演的优劣。

他那句“剧评人无法在剧院感到欢乐,谁才是骗子”,让我会想起一个问题,当我们一厢情愿地去捧高一部电影多么好看多么优秀的时候,是否考虑过普通观众的感受呢?

毕竟“最高尚的艺术是给人带来快乐”,对吧。

相关文章

  • 给你四个理由,去电影院看《马戏之王》

    好开心! 对于喜欢歌舞剧的我来说,在电影院看完一场华丽丽的歌舞盛宴,简直满足的不行。走进电影院的时候还困倦瞌睡,电...

  • 看《马戏之王》有感

    “我从没有奢望得到别的 除了我爱的那个男人” 穷小子娶了富家女,被岳父瞧不起,为了证明自己可以给得起,一直奋斗到忘...

  • 这个冬天太湿冷,去电影院参与一场又嗨又燃的盛宴吧

    《马戏之王》这部电影,值得到电影院去刷巨幕或Imax。 无它,它的歌舞太绚丽惊艳,视听效果太震撼,足以令人眼花缭乱...

  • 马戏之王

    B.T巴纳姆,裁缝之子,儿时常乞讨,却想象细腻,内心世界丰富多彩,这一点打动之后的妻子。他许她whateve...

  • 马戏之王

    不知不觉看了一些歌舞音乐剧,挺喜欢这种「一言不合就歌舞」。 男主角在这里年纪稍显老,在《悲惨世界》中...

  • 马戏之王

    马戏之王一部不可多得的值得下载收藏的高评分电影(猫眼评分9.0,豆瓣评分7.4,评分截止于2018年2月2日11时...

  • 《马戏之王》

    拍出现实的电影其自身已经包含了很多浪漫,至于何样的剧情,何样的形式不用太过考究。 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将这部电...

  • 马戏之王

    以前一直喜欢歌舞类的电影,从《悲惨世界》开始入坑,到后面的《爱乐之城》,每次都有一种灵魂被点燃的感动,今天和男票去...

  • 马戏之王

    银行不会抵押快乐,报纸从不书写艺术,嘲笑需要付费,欢笑永远廉价,爱情可以跨越阶级。无论你是满脸须发的灵魂歌...

  • 马戏之王

    -----音乐剧电影 和俗套的中国穷小子爱上富家女一样,男主迎娶了他心仪的公主,并且承诺要让她过上好日子。一路糟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你四个理由,去电影院看《马戏之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bw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