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作者: 金塔084巩原宏N1030 | 来源:发表于2018-02-09 08:58 被阅读7次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之《请记住——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对于作者大家可能不陌生,在没有解读文章时,抽象该做何解释,从具体事物抽出、概括出它们共同的方面、本质属性与关系等,而将个别的、非本质的方面、属性与关系舍弃,这种思维过程,称为抽象。听起来确实很抽象。

这是一幅画吗?

“抽象”如果它的原意是排除、抽出。那抽象的学生怎么解释,看到这样一个标题先思考题意更有助于理解文章释义。在自然语言中,很多人把凡是不能被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把握的东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叫做“抽象”;有的则把“抽象”作为孤立、片面、思想内容贫乏空洞的同义词。这些是“抽象”的引伸和转义。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把科学抽象理解为单纯提取某一特性加以认识的思维活动,科学抽象的直接起点是经验事实,抽象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从解答问题出发,通过对各种经验事实的比较,分析,排除那些无关紧要的因素,提取研究对象的重要特性 (普遍规律与因果关系)加以认识,从而为解答问题提供某种科学定律或一般原理。

抽象的学生”,既然是不可能有,也就是那些考试都能得一百分的学生,在个体中他们应该是独特的,我们做老师的,都渴望在自己的班上每一个人都能把布置的作业都按时保质地完成,把要学习的内容都掌握牢固,在考试的时候,都能一题不错,一分不落地考试一百分。但是事实上,这样的学生,这样的班级是根本不会存在的。

正因为抽象的学生不存在,所以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做到“因材施教”。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在这本书上一句话对我很有启发:“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不对儿童要求过高不仅会使孩子容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会让老师享受到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感,如在本学期开学时分析完第一课的生词,我就进行了默写,全班四十个同学有二十六个同学能全对,现在想来这一结果就体现出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如果做教师的老师心里一直想着这四十个同学都能全对,面对这样的二比一的局面会让自己内心感觉非常失落,也就很难体会到职业带来的快乐。当我们有了学生是有差异的这一心理准备后,就会对这一结果持一种平常心来对待。

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取得进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着脑力劳动,品尝到成功、进步带给他的喜悦,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是我们教师需要做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整个都下来收获很多,这不就是我们遇到的教学现状吗,我们一直很难想象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忽略孩子智力差异,对于心理接受能力把握不到,往往投入了精力,孩子所表现的只有百分之一都不到,以上论证作为老师也想过,对于学生要因材施教,注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但在实际中考虑到时间,精力,人数较多,坚持性不好,学生上课易动,思想不集中,是因为脑力劳动没有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最主 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如果可以有效引导让每个学生都体现智力劳动,以上问题肯定不复存在,对于老师是否能做到值得思考,我觉得首要作为任课教师首要要了解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情况,要想拉进差异化可以进行相对性的小组学习,现在的小组合作学生认知能力都不同。基本是会者点拨就会,可那些后者一学期的课堂早已磨完了个性,无形中的压力厌学,如果不能从精神上支持学习,老师花费再多精力可谓徒劳无获,给予他们喘息的机会,给予他们能够接受的作业量,给予他们最有效的智力劳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认识到每天一丝的进步才有心理上的动力,细心关爱做好记录,没有也可能有无法转化的学生,是教师缺乏智慧方案!所以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呢!

教书育人中的教书是为了教人,不是为了教书而教人。反思我们的教育,成人总习惯于替孩子安排、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都套用到孩子脖子上,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是不是真的有用,即使有用,那又有多大的用?孩子们是否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否应该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是否考虑过每一位孩子独特性?

这可能就是美的,好的教育!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非常优美,非常诗意。他告诉我们的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教育真正的价值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一种开悟,一种得道……

【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记住——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ff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