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苏氏主张:对学生应该个别对待,类似于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否则,有些学生成绩下滑,会“掉队”。
依据:没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不同的基础和能力。所以,教学和教育的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机械运用在所有学生身上,就会出现诸如“掉队”等问题。
的确,学习是基于“前见”的认知活动。每个学生都拥有不一样的智力背景,对同样的教材会有不一样认知,接受程度自然不同。如果教师不能个别对待,因材施教,而是千篇一律的像流水线一样的灌输,有些学生就会无法接受,无法理解。时间长了,自然就掉队了。
而教师的责任是,要使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成功的乐趣,满足其自尊心。
或者说,教师应该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内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其发展的可能性。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克服一定困难,并取得进步,感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增强自身意志等,进入良性循环。
前提: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周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做些什么,要善于确定通过怎么样的途径,要经历怎样的阻挠和困难,才能让学生在脑力劳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为此,老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挑选出相应的作业,使他进入进行积极地思考,却不能够独立的解答出来。不愤不启,老师稍加点拨和提示(而不是代替),学生才会豁然开朗,体会到进步的快乐。
苏氏还强调,通过评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进步,取得成绩的快乐。务必注意,评分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而不是排名或者其他。
最后,苏氏还强调,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把精力用在脑力劳动中,课堂纪律就不成问题。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周也只有24小
苏氏举了一个历史老师的例子,这老师上课特别精彩,别人问他“多长时间来准备这节课”,他说为了这节课,他准备了一辈子,而现场准备只有15分钟。
苏氏用这个案例主要想说老师的阅读问题。
教师要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读书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不想把教书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就需要多读学术著作。如果教书需要一碗水,你可以储备一桶水,一江水。教科书只当作入门的常识。这样,你就拥有广泛的学术背景。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就可以有质的飞跃。这样,你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不是把你的精力放在教材上,而是放在学生身上,观察每一个学生怎么学习?每个学生在感知思维或者识记方面遇到哪些障碍,并且能给学生以及时的思维训练。
关于教师的阅读问题,引起了很多教师的注意。如果教师不读书,让学生读书就没有说服力。所以,教师平时有足够多的阅读和积累,让这种阅读就成为源头活水,源源不断的滋润着老师的精神。这样,老师就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教书的时候就能够游刃有余,就能够把更多的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并及时反馈或者调整,个别对待,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反过来说,如果教师的知识视野比较狭窄,上课的时候,他一心想着怎么处理教材,那么就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也成为高不可攀的东西。
老师怎样才算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魏智渊老师在《教师阅读地图》中提出了明确的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50%,专业性知识30%,人类普识20%。所谓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教语文,关于语文方面知识,教数学,关于数学学科知识。专业性知识,指的是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人类普即人类常识,如传统文化,美学等。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42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