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假如你在村子西头喊人,村子东头的人一定能听到;在村南烹制的美味一定能够传入村北人们的鼻孔。一直以来,很少有人关注到这个村子。但曾经有一段时间,周围村庄的人们茶余饭后聚到一起时,总会谈起这个村庄发生的惊魂事件。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活动了一天的小鸟都已归巢。出门乘凉唠嗑的妇女们陆续回家了,出外打工的男劳力们陆续回家了,在外玩耍的熊孩子们也陆续回家了。可是,安安的奶奶却一直在门口张望,原来一向乖巧的安安,每天总是天不黑就回家。屁颠屁颠地跟在奶奶后面,向奶奶汇报着和伙伴们在一起的奇闻趣事,而奶奶也总是笑呵呵地回应着。可是,这天,奶奶已经把晚饭做好,安安却一直不见踪影。一向疼爱安安的奶奶心中不由得焦虑起来,无心吃饭的她不断地向门口张望。
可是,直到夜幕已经降临,人们都已吃过晚饭,安安还是没有回家。安安的奶奶再也按捺不住,她发动家人在村里一家挨着一家地去找,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安安的名字。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仍然没有发现安安的身影。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家人的心头。
这时,安安失踪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全村人都加入了寻找安安的行列。一向宁静的村子顿时被阴云笼罩着。人们焦急地叫着安安的名字,期待着能够听到他的回音;人们在树林里来回找寻,在池塘里打捞,期待着能够看到他的身影。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人们心中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天已放亮,一夜无眠的人们虽身心俱疲却没有任何收获。于是,失望的人们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警察的身上。人们报了警,警察带着警犬来到了安安家里。因为安安的失踪给他的奶奶带来了无限悲痛,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情去招待警察们,所以安安的二伯母银花把警察们带到了她的家里。对于警察的到来,银花格外热情,她原本也就是一个大家公认的热情好客的人。银花把警察们请到堂屋,又是让座,又是拿烟倒水。在堂屋坐定,警察们开始了解案情,问了村里的一些孩子,孩子们说,头天下午安安和他们玩了一会儿,安安就离开了,后来就没看到他了。又问了村里的一些其他人,都毫无结果。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警察突然在不经意间发现带来的警犬在银花家的水井旁乱抓乱挠。于是警察们开始在水井旁挖了起来。这时候再看银花,一副提心吊胆,魂不守舍的样子。不一会儿,一幅残忍的景象出现在大家面前:血淋淋的被肢解的孩子的尸体一块块被挖了出来。所有在场的人都“啊”的一声哭了起来。大家都在猜测:是谁这么残忍,竟然对一个一向乖巧、手无寸铁的孩子下此毒手。其实这时办案无数的警察已经心知肚明。因为他们早已暗中观察大家的神情。
处理好孩子的尸体,警察走向银花,掏出了手铐戴在了银花的手腕上。银花没有任何的反抗,她可能会想到事情总有败露的一天,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就这样,银花在人们不理解的目光下被带到了派出所。在派出所里,面对警察的审讯,银花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银花在娘家的时候,她是家里的老闺女,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因为是老小,长相娇美又有一张天生甜言蜜语的小嘴,所以备受父母以及哥哥姐姐们的宠爱。无论吃的穿的用的,家人都是紧最好的给她。处于这样的环境中,银花不由得产生了我就该高人一等,我就该享有别人无法享有的待遇的想法。
可是,结婚之后这些待遇统统没有了。她嫁入的家庭虽说在当地也算是中等水平,但兄弟四个,她的老公排行老二,下面还有两个弟弟。所以公婆不能什么东西都紧着她们家,反而是对两个弟弟更照顾一些。这与她在娘家的待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于这个反差,她的心里怎么也适应不了。她默默地在心里盘算着怎样才能重振在娘家那样的地位。
但她的这些心理,都默默地藏在心里,从来没有在任何人面前表现出来过。相反,表面看来,银花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邻居都是非常的热情。谁有了困难,她都尽其所能地帮助解决。她成了街坊邻居公认的热心人,孩子们也总爱到她家去玩。她与妯娌们也相处得很和谐。
表面看来,银花生活得光鲜亮丽,但她心里却异常苦闷。她的公公是一名退休的人民教师,每月有一笔在她看来不菲的退休金。她常常想:如果我们几家只有我家有儿子,那以后公公的退休金不就都是我儿子的了吗?可是,现实却不如人意。银花妯娌四人中,老大生了两个女儿,对她没有威胁;老四家生了一个女儿,由于计划生育,也不再生了,对她家也没有影响;而老三家,只有一个儿子安安,但在公婆的眼里,他和自己的儿子一样,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的掌上明珠。而且,由于安安又乖巧又聪明,更是深得公婆的喜爱。于是,她认为,在继承家产方面,安安成了她家儿子的最大威胁。在她内心深处,安安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安安,她可谓是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她的心渐渐地开始扭曲,她时刻想着有一天安安能够消失,她能够除了这个对儿子继承遗产有着巨大威胁的心头大患。让自己的儿子能够理所当然地继承公公的全部家产。
此后的日子,银花格外关注安安,疼爱安安。家里做了好吃的,她必定要把安安带到家里,让他尽情去吃。去集市上时,她也一定要买好多零食给安安送去。而安安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离开了妈妈怀抱的安安对这个百般疼爱自己的伯母也非常依赖,每天都要去伯母家串串门。银花则会拿东拿西让他吃,还不断陪他做游戏。有时银花的两个孩子也会因此对妈妈不满。每当这时,银花就会说:“安安年龄小,你们做哥哥姐姐的要让着他,怎么还会吃弟弟的醋呢?”听了妈妈的话,两个孩子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小小的安安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不断地向别人炫耀他有一个特别疼爱他的伯母。他乖巧的小脸上总是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当然别的小朋友也非常羡慕安安有一个好伯母。
这天下午,正在和小朋友一块玩耍的安安不知与哪个小朋友闹了一点矛盾。就闷闷不乐地走到银花家,去找他的二伯母了,希望能从疼爱他的伯母那里得到安慰。来到门口,他叫了声“二伯母”。银花出来看到只有安安自己,周围并没有其他人。于是,她笑着让安安先进堂屋,自己则把大门用门栓栓死。安安问:“伯母,把大门关死干啥?”银花笑着说:“傻孩子,伯母要给你好吃的,别让人家抢走了!”安安乖乖地进了堂屋,等着伯母给他拿好吃的。关好大门的伯母进来了,可是,安安看到的再也不是和蔼可亲的伯母了,他看到伯母一脸凶相,还没来得及询问伯母怎么了,银花的手就伸向门后的抓钩,打向了安安的头,可怜的小安安还没来得及叫喊,就被伯母又一次重重地打了一下,就这样安安离开了这个在他眼中美好的世界。他至死可能也不明白,他犯了什么错能让伯母剥夺他生活的权利。
看到安安停止了挣扎,银花毫不慌张,因为她早有预谋,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刀,竟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把一个可爱的孩子进行了肢解,然后泰然地把尸体埋在了水井旁。当审讯人员问她:“你就没有良心不安吗?”她竟然无知的说:“为了我儿子能过上好日子,我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警察无法理解,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无法理解。心里得是多么扭曲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才能做出这样的事啊!
不久,她被执行枪决,不知子弹穿过她的脑门时她的心里在想什么。她是不是会想到安安的父母失去了儿子不好过,而她的女儿儿子失去了母亲会好过吗?在她内心深处,真的没有一丝悔意吗?
两年后,慢慢从悲痛中走出的安安妈妈又生了一个儿子,而这个孩子竟然和安安长得神似,人们都说“安安回来了”!又过了两年,银花的老公又结婚了。她的两个孩子不堪忍受后妈的白眼,一直跟着奶奶生活,不知下了地狱的银花看到这一幕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