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
a.三岔路口的选择
b.慎重权衡内心的动机
c.做官的四项基本功
大学毕业后,大致去向就是三个方向:官、商、学。它们没有明显的界限,主要受个人能力和性格的影响。亲朋好友甚至是父母、导师的建议都仅为参考,根据未来的规划,慎重选择。不管选择什么,都应早做准备,选定了便坚定的走下去。
a.1 不走弯路就是捷径。为了不走弯路,一开始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矢志不渝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a.2 “入仕为官”指进入党政军和其他一切“吃皇粮”的事业单位。“经商”指的是加入或创建以营利为目标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而学术之路主要是指获得一定学位、在某个学术领域有一定造诣之后,在大学或者其他学术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一些企业的技术研究人员似乎也可以归入到学术的行列。
a.3 任何一个专业的人都可能走上这三条道路中的任何一条。
为官也好,治学也罢,人都要凭良心做事。违法的事坚决不干,伤天害理的事坚决不为。牢记"破窗效应",做人要有原则,并且坚决捍卫自己的原则。任何有违原则的事都必须扼杀在摇篮里。拒绝任何试探行为,人性本贪,在源头坚定的说:不。
b.1 希望动机不纯的人记住《无间道2》里倪永孝说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同时也希望那些响应毛主席号召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手中有权当然能够更好地为老百姓办事,但是,有了“权”就希望“特”,甚至需要国家、社会和人民付出很大的代价。很多贪一污腐化最终成为阶下囚的“八抚巡按”或许最初也是抱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可是最终还是堕落了。
b.2 对于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来说,如果经过仔细考虑之后觉得自己不能经受这样的诱惑和压力,那最好还是考虑换一种方式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b.3 仔细权衡自己的动机并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之后,再审慎地做出决定。
古话说:如果你一无是处那就去做官。话虽如此,真要入仕,空有一腔抱负在现实中还是混不开的,还得具备一定的硬核条件。
c.1 首先还是应该具备一定的办事能力。
c.2 其次,走仕途这条道路需要具备比较开朗、外向的性格。
c.3 第三,为官之人必须有一定的城府。
c.4 最后,政客应该具有审时度势的能力,要能够察言观色、见微知著,否则在官一场恐怕很容易做出一些不适当的判断。
如果真要入仕,不管有无背景都得早做准备。话说现在要进入"太子班"也绝非易事,除了能力超强外,情商真的太重要了。而且要想真的一展拳脚,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d.5 尽早为自己积累资本。入党是重要的一步,但也并不是非入党不可。
d.6 积极地担任一些学生职务,既能锻炼工作能力,又能在履历表上增加筹码,还能通过学生会之类的平台拓展一交一 际圈。对于从政来说,交际圈可是至关重要的。
d.7 当你为官一任的时候,请不要忘记,你手中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用血汗和泪水换来的,你拥有的每一项权力都牵动着劳苦大众的痛楚和呻吟。
治学,相对保守。工作体面,工资也不低。但同样,局限性也大。思维容易困顿,交际圈相对单调,相比社会的鱼龙混杂,学术圈更纯净。不过,近年来,根据媒体披露出来的种种迹象。治学者,更应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的塑造。
e.1 大致说来,目前大学生选择留在学校做老师的往往包括如下一些类型:第一种是因为喜欢学术研究,并能够享受学术本身必然带来的孤独乃至清贫;第二种是因为大学老师有着比较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希望通过在学校任教获得一个目前看来还摔不破的饭碗,这个饭碗比金饭碗差一点,但绝对比铁饭碗要好;第三种是因为以其自身条件比较难在校园之外谋求一个满意的工作,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继续呆在象牙塔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