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摩演教图》

作者: 晚集 | 来源:发表于2022-01-16 14:49 被阅读0次

《维摩演教图》为宋代白描人物画,明初藏于北平真如寺,清初流入清内府,后被康熙赏赐权臣索额图,索被抄家后,此卷重回清庭,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图中讲述的维摩即维摩诘,与佛祖释迦牟尼同时,信奉大乘教。一次他称病在家,释迦派文殊师利等弟子去看望他。宾主坐定,维摩身边的天女即把花撒向空中,当花落到舍利弗身上时,他慌忙用手去掸花。维摩即指出其心中有物,凡心未退,并乘机说法,使文殊诸人深为叹服,大乘佛教遂得以布扬。

这个,怎么说呢,如果是我,肯定不会去掸花,我会将那花收纳入囊,珍存于心,任什么道理法门,也不如手中的美好更为重要。

这是图之一幕。恬静安详若斯,睹之让人心境澄明。可是,我这冥顽不化之人,竟然在小我的心底冒出一个疑问:这般层次的神明,他们每天吃什么?食品衣着谁来供应?谁来提供后勤保障,让他们能够坐而论道?

也许答案是他们不吃东西,无需任何保障,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如何存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们与我们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其实也没有必要太深究这些,在道的层面,就论道好了,不要讨论地瓜和大葱。

物我两忘固然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但是若要超越物的阶段,必先经历物的摆布,然后才能自在皆空。

任何教义,我以为,归根结底仍是一种三观,是一种所谓哲学思想,是指导我们度过百年时光的启迪。但是,外在启示如果不能被感知,那就只是一篇空话。人道的提升还是要靠自己坚持不懈去体验、去思索、去修行。哪怕到死也无法悟道,至少在道的路上跋涉过。

人这辈子,其实是个思考的过程。但是,有些人在生活的捶打下,已经丧失了思考的功能和动能,这种人生就难以称为修行,注定只能局限在物的层面。

思考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所以,教育就是引导思考。

随图附有经文一篇,且观之赏之,书法、道义,任君采撷,以证上述。

相关文章

  • 关于《维摩演教图》

    《维摩演教图》为宋代白描人物画,明初藏于北平真如寺,清初流入清内府,后被康熙赏赐权臣索额图,索被抄家后,此卷重回清...

  • 古作赏析:唐寅《维摩说法图轴》,疑为伪作

    唐寅《维摩说法图轴》,纵123.6cm,横55.5cm,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维摩”又称维摩诘,是梵文音译,本...

  • 2020-10-20

    治生札记--061 维摩诘与《维摩诘经》 维摩诘者,“在家”修行第一居士也! 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意即洁净、...

  • 【中國•書】苏轼行书《石恪画维摩赞》

    【中國•書】苏轼行书《石恪画维摩赞》 妙悟 苏东坡《石恪画维摩赞》,此《赞》先依《维摩经》夸维摩诘之神力,归结为石...

  • 举个栗子!Tableau 技巧(191):拱形图 ARC cha

    关于拱形图的应用,之前分享了用拱形图ARC chart 呈现数据分布,教大家学习如何在 Tableau 中用拱形图...

  • 大耳朵图图

    1.2.3.4.5.6.7,我是大耳朵图图------每晚必陪侄儿看的动画片。偶然看到一集关于爸爸教图图如何辨认长...

  • 维摩罗诘

    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萨,梵文Vimalakīrti,音译: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

  • 玄演图

    博览群书知古今,通天晓地有专精,经史子集如烟海,穷尽一生难皆明。 古城是个饱读诗书之人,看着玉牒上面的“铁线篆”,...

  • 物演通论阐释

    物演通论创世图物演通论属性图物演通论章节结构图宇宙观的意义澄清思想存在论的意义精神哲学卷社会哲学卷《物演通论》之“...

  • 维摩論

    维摩者,三维立体。三维,乃简约宇宙观,槫一。,如一生二,二生三。道约、故论槫而维(惟、唯、维)三。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维摩演教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sf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