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龙美小学第四期田野教研落下帷幕,合上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一节节课、一幕幕研讨的场景还来不及消退,我开始对数学组几位老师课的教研成果进行思考。
1
孙艳艳老师《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3月5日第1节】
艳艳的进步非常明显,课堂纪律良好,师生对话顺利开展,最关键的是新课讲授20分钟顺利结束,练习充分有效,真棒!
现在回头审视这节课,动手分棋子只是为了引出除法算式,所以有意隐去有几个棋子,有几个竹笋,让学生动手数一数是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应该直接告诉孩子们有8个棋子,有20个竹笋,这个也有我的责任,我总想让学生回到原初,从头经历,这是一种不基于现实学情的一种多虑。当然,让学生用棋子来代替竹笋分一分仍然是有必要的,尽管这不是这节课的重点,但是学生仍然需要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昨天的课是平均分模型:总数÷份数=每份数,今天这节课是包含除的模型: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对应的是被除数【即被平均分的数】,份数或每份数对应的是除数,每份数或份数对应的是商。干老师说:“除法模型是基本式+变式,基本式是平均分,商的单位是个数;变式是包含除,商的单位是份数”,干老师对单位的敏感令我非常佩服!
干老师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古代一个猎人捉到了48只麻雀,拿到集市上去卖,如果4个人平均分,每人分到几只麻雀?如果猎人4个4个地卖掉,能分成几堆?”
现在想想,既然孩子们已经熟悉分棋子的过程,完全可以把干老师讲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再组织孩子们分一分棋子,写一写算式,48÷4=12孩子们可以理解吗?可以,因为这时还不是根据乘法口诀求商,而是根据平均分东西来求商的,这种大数的除法反而会有助于孩子理解包含除的意义。
还有一个问题,难道学习了本节课仅仅知道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名称就可以了吗?做一做第2题,10÷5=2要让孩子们说它的意义:有10个,每5个为一份,分成2份,最好设计成练习单,不仅会表达,而且会写出来,多维度加强对包含除意义的理解。
2
柳雪老师《笔算除法1》【3月5日第2节课】
柳雪讲课有激情,教学设计层层递进,每一个知识点讲的清晰明白,从分棋子的直观演示到除法竖式的抽象讲解步步为营,很好!
我们集体备课时,对除数竖式的困难估计不足,试图一节课讲明白42÷2和52÷2,导致进度有点赶,其实52÷2可以设计成挑战题,同时又可以当成前测题,如果有时间交流的话,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交流,不过要清楚的是,这不是这节课地重点,而是下一个课时的内容。
从学生课堂反馈来看,除法竖式掌握地不好,明明老师讲的很清楚,为什么到学生哪里,便不会做了呢?由于第一次接触两步除法竖式,需要除两次,学生整个是懵的,不知道如何写,干老师指导:“这节课很重要的是除法竖式模型,每一步都要清晰地呈现出来”。
3
朱莹老师《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课【3月6日第1节课】
一年级孩子们能这么安静的学习,这真令我吃惊啊!这是怎么做到的?孩子们做题时人人有事干,这是一个原因,关键是老师的从容不迫、及时反馈,甚至是温和的批评,这都是非常有效的,值得我学习。
干老师指点:“寻找到最优方法后,就使用最优法来做题,而不是每次都把几种方法都说一说,这是没有必要的”,是啊,方法多样性在探索做题方法时,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每次都讲究多样性,明明有最优方法却不强化,的确是不合适的。
干老师一方面肯定了龙美数学老师的进步,另一方面又指出前进的方向:“第一期田野教研时,我们教研的有课堂纪律的全面评估,现在我们要教研课堂教学的全面评估,全面评估的方法很多,可以巡视,可以对答案,可以同桌相互批改评价,还可以找一个同学回答,让其他同学评估,老师最后再评估,总之,要评估全体,越是低年级,越要反馈频繁,高年级当然也需要全面评估,只是要含蓄一些。”
4
候慧老师《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3月7日第2节】
候慧的教学设计是很用心的,从划去不是同类的选项引入,为例题划去“鸭子”这个多余条件做好铺垫,每一道题都领着孩子们仔细辨别,去除多余条件。
当然,整节课上的比较艰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听课老师众说纷纭,但是都很模糊,这是干老师引导我们思考:“这节课的关键是什么?尽管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那不是核心,关键是排除多余条件,怎么排除?第一个原则是看单位,单位不同,就意味着意义不同,举例: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一看“4个”单位不同,显然是多余条件。例题结束后,马上来一个练习题:“两个小组一共有13人,我们组有6人,我们已经走了15分钟,另一组有几人?”,一看单位,“15分钟”马上就可以排除掉,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单位相同,这是就要领着孩子进行文字解码,也就是还原到生活场景中,跟孩子解释清楚鸡、公鸡、母鸡的区别,要讲清楚什么是捉迷藏,当然,这里的解释是为了去掉多余条件,一定要记住这个原则,这也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一部分内容是几次研讨内容的一个综合】
5
刚才看了几位数学老师本人的文章,反思的都很真诚很深刻,我这篇文章算是凑个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