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第一天,悉尼的气温忽然上升到30度。气候转变之快,让人毫无防备。街道两旁不知名的树上纷纷开起了星星点点的紫色小花。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那些紫色的小花开的越加茂盛。我忽然意识到,这些颜色夺目的花是蓝花楹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6914760/aded8955c357560d.jpg)
蓝花楹,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梦幻,轻盈。它花色浓烈,多棵种植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上网查看,发现它的花语是宁静,深远,在绝望中等待爱情。从最初的星星点点,到长成丰盈,庞大的一丛一丛;颜色也从最初的淡紫色转变为浓烈的深紫色;最后花朵飘散,花枝零落。蓝花楹不足两个月的花期可以形容一场绝望的爱情,可以象征劫后的向死而生。
一首澳大利亚儿歌里是这样吟唱蓝花楹;“当蓝花楹盛开的时候,圣诞节就要到了”(When the bloom of the Jacaranda tree is here, Christmas time is near)。对很多澳大利亚人来说,蓝花楹更有一种“乡愁”情结。无论他们走到哪个国家,他们的圣诞不是寒冷,不是白雪覆盖,而是炙热的海滩,烧烤和圣诞节前的蓝花楹。
![](https://img.haomeiwen.com/i6914760/1a34ff0bffd6fee7.jpg)
很多人以为蓝花楹是澳大利亚本土植物,其实不然。蓝花楹源自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1818年,它的种子被一个叫Allan Cunningham的英国“植物猎人”从里约热内卢带到澳洲新大陆种植。澳大利亚和巴西气候特征有很多相似之处,再加上其独特的观赏性,蓝花楹很受欢迎,许多澳大利亚城市,像悉尼,布里斯班,佩斯陆续的都种上了这种异国大树。
![](https://img.haomeiwen.com/i6914760/657a62ba980e2720.jpg)
我搬来悉尼已有大半年,蓝花楹是悉尼给我的最大彩蛋。为什么这么说?蓝花楹其实遍布悉尼的大街小巷。秋冬中它们却像普通的大树一样,藏在万千树中一点不起眼。可十月一到,它们就疯狂的开花。之前光秃秃的树干开满了花朵,紫盈盈的一片让人心醉。一天路过每天必经过的街角,不经意间头一抬,蓝花楹树就在脸前。“你竟然在这也开在着呢!”我惊讶着说,像极了和老熟人的不期而遇。
![](https://img.haomeiwen.com/i6914760/e06847857e9223fe.jpg)
蓝花楹点缀着夏天的悉尼,坐在车上往外看,紫朦朦的。它们是浮在悉尼上空的紫色云朵。一场晨雨过后,蓝花楹花朵晒满地。这时在蓝花楹树下走过,让人眩晕的紫色立马在你四周蔓延,犹如穿行在被紫色编织的梦境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6914760/5bd2d3f36a689120.jpg)
毫无疑问,蓝楹花给商业气味浓重的悉尼增添了浓浓的浪漫气氛。
在悉尼大学的校园内,曾经有一棵这样的蓝花楹。它枝繁叶茂,有着88年的树龄。它开在中央方院内(Main Quadrangle),是悉尼大学的象征。每年11月期末考的季节。不知多少学子匆匆从它旁边跑过,去图书馆,参加学习小组,或者赶赴考场。
(以下是悉尼大学那棵著名的蓝花楹)
![](https://img.haomeiwen.com/i6914760/dbbc7ae9234e2287.jpg)
蓝花楹遍布悉尼大学校园。校园里甚至流传这一个小 “诅咒”, 说的是在蓝花楹开花的时候,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复习,那你一定不会通过考试。多年之后,午夜梦回,当年的辛辛学子,想念起母校,定会想起那一棵棵雾蒙蒙的蓝花楹。
可惜的是,这棵蓝花楹在守卫校园88年后,在2016年枯萎凋谢了。去年悉尼大学在原来的地址上新种植了一棵由老树嫁接成活的新树苗。前任栽树,后人乘凉。我走在方院边的长廊,遥想若干年之后,树苗长成大树,一批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来到这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6914760/1657d8877df6b801.jpg)
在城里的小巷走的多了,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份“悉尼蓝楹花地图”。悉尼市区的植物园观赏蓝花楹最佳。北悉尼的Lavender Bay也不错(它的名字说明了一切)。如果你不介意多走远一点,Paddington 的牛津街很值得一去。三月人们去日本看樱花,十一月就应该来悉尼看蓝花楹。
![](https://img.haomeiwen.com/i6914760/342491cea8de3361.jpg)
蓝花楹花期短暂。十一月过后,席卷整个悉尼的紫色风暴就会褪去。而我,却有幸藏有一份“悉尼蓝花楹地图”。下次再见,即使没有了亮眼的花朵,我也可以把它们轻易认出,自顾自的尽情怀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6914760/96d34d2d24e50b6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