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几天发工资,凑巧赶上母亲节,痛快地给我妈转了500块,她回复道:“谢谢我的宝贝女儿,太感动了。”配上哭泣的表情。
这好像是她第二次这么亲昵地叫我,鼻尖酸酸的。
第一次是她去年生日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走心的祝福。
大概只有在某个特殊的日子,她惊喜地不知所措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些词语。
她向来不善言辞,不袒露爱,也不说自己有多辛苦。
我只有表现得像一个撒娇卖萌脑洞奇特经常少女心泛滥的小女生时,才可以和她交流,超出这个范围意以外,各自又陷入沉默。
所以,我俩的相处方式是闺密、朋友,而后才是母女。
图片来自网络寒假回家,我抱着枕头跑去和她睡,把攒了半年的话用一个晚上说完了,就是忍不住想分享她不知道的那个我。
关于我为数不多的爱情,屈指可数的朋友,和束手无策的青春。
她给不出什么主意,只会在我沉默的时候开口说:“遇到好的男孩子,不要错过了。你性格太倔,不肯示弱,对不喜欢的人凶巴巴的,一个人出门在外不要计较太多,与人为善总没错。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现在这样我挺满意。”
她不会说煽情的话,这么多年也没教给我什么大道理,填志愿的时候让我多考虑几个离家远的学校。
我知道她没有想把我拴在身边,也在配合她尽力走远。
每次打视频电话我们能唠上一个小时,但是,想她的话要掺在玩笑里才能说。
我发现,即使是在最亲密的她面前,我仍然没有办法袒露脆弱。
“二”
去年放假回家,凌晨两点半,我在离家不远的马路上跟司机吵架,说好把我送到楼下,他把我丢在大雪里不管了。
行李箱车轮摩擦地面的声音打破午夜的宁静,向来胆小的我咬着牙也不要给她打电话。
最穷的时候我用17块钱撑了四天,不敢出门,不敢回应朋友的聚餐,偷偷捱到发工资也不要跟她开口。
身边的人都觉得我们感情好,只有我自己知道在倔强什么。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辈子欠她很多,所以往后很多年尽量不要再麻烦她了。
她对我来说有很多种身份,朋友和母女是一重,而“别人”又是另一重。
我没办法坦然地从除自己以外的第二个人那里索取什么,尽管有时候不得不求助于她,但在开口妥协前,一定会狠狠抽自己几巴掌。我可真没用啊!
我从来不羡慕那些能和母亲撒娇亲昵的女孩,因为我偶尔也是这样的。
她给我的爱一点儿也不少,只有我自己会别扭地摆摆手说够了够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回避型人格”,症状表现为排斥和逃避爱,我只能用这个理由来解释我对她的感情了。
“三”
成年以后,我尽量减少对她依赖,用我的方式爱她,尽管这种方式难免让人觉得别扭。
朋友说,她是你妈,干嘛分那么亲啊?
就因为她是我妈,生我已经够累了,不能再欠她更多。
有时候想想,那些在外面受了委屈还可以找家人哭诉的人可真幸运啊。
我只会一个人偷偷躲起来骂两句特么的,再塞颗糖到嘴里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去年生日的时候,我的愿望是实现经济独立,不是说我要成为一个很酷很独立的女生,只是想减少伸手找她要钱的尴尬。
对我来说,每一次索取都是折磨。在键盘上打出“我会还你的”,哆嗦一会儿,还是不忍心发出去。
她当然看不出来我的内心活动,每次还很开心地说不够再找我要。
别扭的人只有我一个。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