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舌头的刁钻程度恐怕居于世界之巅,但就茶而言,必须刮起鲜的旋风、香的风暴,非“舌面生津、舌尖滴水、舌底鸣泉”不罢休。
为香而生为香而存
绿茶终其一身走的都是鲜的路线,一抹抹的绿在滚烫的水中舒展复苏,传达着江南之春的信息。乌龙茶为追香而存在,其典型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三大乌龙茶,样样含香,走的却是不同的路数。

时刻变异的香气
岩茶一定要有岩韵,铁观音则追求兰花的清高,至于凤凰单丛,它的香永远在变,从一种香气过渡到另一种香气,不到发酵之后杀青定型的那一刻,没有人能确定它会以怎样的香气去倾倒众生。

逃亡中的美丽邂逅
凤凰山的产茶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但凤凰山产茶真正得名则要从宋末元初讲起。据说凤凰单丛的首个发现人是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赵昺。

从北宋到南宋,文官体制下的宋朝积贫积弱,赵姓皇帝不断从北往南退缩。到了公元1279年,南宋的历史最终画上了句号。是年,八岁的宋末小皇帝逃到了中国的南端——潮州。沿着凤凰山继续逃命时,小皇帝口干舌燥,体力不支,此时,侍卫们只能在山上才了一些叶片似鸟嘴型的树叶,熬成茶汤。让人意外的是,这种叶子煮出的茶汤能够生津止渴,而且回甘悠长,小皇帝尝后,连声叫好。当地村民听到这种说法后便广泛栽种,于是这种茶树便有了“宋种”的名字。

“宋种”的膜拜
那浓香的滋味其实是时间的味道,何为“宋种”呢?一种说法是南宋小皇帝用凤凰山上的茶叶止渴,这种茶树被后人广为种植,被后人称之为“宋种”。另一种说法是凤凰山上确实有种植于宋朝的茶树。

母树“宋种”属于黄栀香型,是凤凰单丛的代表香型之一,曾用过“岩上珍”、“团结树”、“东方红”等名,是以种奇、茶树古老、香味独特而著名。
本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