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先熟悉下面几个词:
1 赵州禅师(778年~897年):
法号从谂,祖籍山东临淄,出生地曹州(今山东菏泽),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享誉南北禅林。赵州禅师住世120年,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
2 禅师:
指和尚之尊称敬,尤指有德行的和尚。
3 严阳尊者:
讳善信,洪州武宁新兴人,赵州丛谂禅师之法嗣。
4 尊者:
指智德皆胜,可为人师表者,尤其是对佛弟子、阿罗汉等人的敬称,又作圣者、贤者、具寿、慧命、净命、长老。
在唐代的某一天,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
大意是:在禅修的道路上,我抛弃了一切,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这蕴含着尊者自认为已经把世间的一切都看透了,什么都放下了,不再有任何东西可以困扰他,他自认为这样一念不生的境界已经非常清净,在修行的角度来说算是炉火纯青,就要与道相契了。
赵州禅师答:“放下着。”
也就是说,“放下吧。”
严阳尊者又问:“既是一物不将来,放下个甚么?”
意为,“已经两手空空,还要我放下什么?”
赵州禅师答:“放不下,担取去。”
就是说,“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来!”
严阳尊者听到这里,忽然有所领悟。
严阳尊者认为自己已经放下了一切,殊不知他执着了一个“清净”(一物不将来),也就是说,他没有放下“清净”这个意念。
这个“清净”能挑得起吗?其实,这个“清净”是不用去挑的,或者说,挑即不挑,不挑即挑。既然浑然忘我,一物都无,那你为什么还要挑着这个“清净”之念?如果你有个“挑”的意念,不又执着了吗?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很多人都向往这“一物不将来”的状态,认为这个最自在,认为这就是禅的最高境界。可是赵州和尚却说,连这个认为最自在、最高境界的念头也得放下,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进入禅门,在远离一切的分别执着的前提下,进入无分别的境界。可见,“放下着”固然是很高的悟境,但如果执着于“放下着”,又成了悟道的障碍。
(汇总改编的这些佛教的经典故事,资料与图片均来自网络,文字原创,不用于盈利,只作自赏与学习,修心养性,如有侵权请告知,也请大家帮忙分享,以弘扬正知正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