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N师学院第五期2020N师特集
放下偏见与执念,用平等对话去影响生命改变

放下偏见与执念,用平等对话去影响生命改变

作者: 肖丽好 | 来源:发表于2020-11-25 21:13 被阅读0次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的本性都是好的,是向善的。每个孩子,也都渴望被认可,被重视。然而,作为成人的我们,有时会忘了孩子还只是孩子的时候需要我们用一颗同理心去理解与尊重,我们可以懂得,也应该懂得——因为,我们也曾是孩子。

        很多“问题学生”,他们的出发点并不是想要“一发不可收拾”,而仅仅只是希望能博取关注。只是,当他们找不到合理的契机时,便只能剑走偏锋来安放那颗飘摇着的心。

      问题如水,抑制如堤。遇到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责骂,更不是通过惩罚来抑制。要知道堤坝再高、再坚固,终究经不住狂洪巨浪前赴后继地冲击、碰撞。硬碰硬地阻挡,终会两败俱伤,不如学会分流释放,追根溯源,各个击破。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学记》(第十五章 最佳对答)

        “最佳对答”,怎样的对答才是最佳?或许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下的教师们越发清晰地知道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于是,教师们都在努力提升自我,让自己的学识变得更高,能力变得更强。但是,有时我们却发现在面对学生时,即便学富五车,也会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走进学生。尤其面对一些捣蛋后沉默的学生,我们似乎除了声嘶力竭的怒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外,别无他法。

        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单纯的,向善的,如果获得足够多的安全感跟幸福,没有孩子会想方设法地推开它,甚至摧毁它。唇齿相依都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何况两个有着独立人格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一个巴掌拍不响。遇事时,孩子们需要的不是冷面无情的判官,而是一个可以蹲下来拉着手认真倾听的伙伴。

      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有它的终结所在,我们需要做的绝不是仅仅斩断破土而出的萌芽,或是用足够多的沙土水泥掩饰。问题不一定都是洪水猛兽,而是涓涓细流,然而不加以重视、正视,终会集腋成裘,成为祸患。

      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也在前人的智慧成就上加以改良而运用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有时我们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牛头对马嘴,那不叫沟通;对牛弹琴,也不叫沟通;用强权压制,迫使弱小者接受,那同样不叫沟通……那么什么是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最好的对答是基于平等的交流,最好的解决不是压抑,而是释怀。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改变一个人很难,就像你很难让一块顽石变得像鸡蛋一样柔软。虽然我们改变不了顽石的本质,但是我们可以用热忱的心去温暖顽石。我们无法改变学生,但我们可以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我们无法改变家长,但我们可以用学生的改变去影响家长;我们无力改变社会,但我们可以通过身边人共同影响社会,由点及面地扩散;我们无力改变生命,但我们可以通过平等对话走进人心影响生命的走向。

      每一个孩子都是坠入人间的天使,而每一个被看见、被唤醒的天使都会发光。放下偏见与执念,才能用平等对话去影响生命改变。

相关文章

  • 放下偏见与执念,用平等对话去影响生命改变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的本性都是好的,是向善的。每个孩子,也都渴望被认可,被重视。然而,作...

  • 清新冥想第54天

    生命是什么? 放下执念 改变预期

  • 放下

    对于目前,无力改变的我不再去试着改变,我试着接受这一切,放下执念,试着让自己平和,我知道这很难,试着与自己对话,清...

  • 放下

    放下执念,便是放过自己,放下过去,便是迎接未来。 放下面子,便是保住尊严的开始。放下偏见便是接纳自己的开始。 放下...

  • 2017-10-20

    1、在你开口之前,人们已经开始用感知解读你所传递的信息,用你最善良的意图去对话,放下你对自己期待结果的执念,才能让...

  • 放下执念,学会改变

    我们为什么不愿改变,因为执念太深。有时候放下执念,试着改变,给别人一个机会,也给自...

  • 生命之流

    做自己 就是体验后放下执念 听任生命之流的穿行

  • 放下,即拥有

    放下,即拥有,源自《指月录》,记录的是佛主与梵志的一段对话,原意是”放下执念,放空自己,方能获得更多”。而我这里写...

  • 新年顿悟

    向死而生,过非凡的人生; 向内而问,遇顿悟的自己。 从今天起的每一天, 放下过去, 放下偏见, 放下执念。 ---...

  • 执念与放下

    前些天,身边的一个女朋友从C城过来一起踏春。 毕业于名不见经传的二本后,囿于琐碎与观念冲突,三十二岁的她三年前与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下偏见与执念,用平等对话去影响生命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hi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