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所建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称为人类文明。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也指人进化脱离了动物与生俱来的野蛮行径,用智慧建立了公平的规则社会当人类社会发展建立了合理规则,彻底脱离了丛林法则和弱肉强食的兽性,文明才真正意义上产生。
人类文明的出现对生命成长有何意义?人类文明好比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成人,而生命成长就好比新生命的延续。人类文明让生命成长有迹可循,而生命成长却又在为文明拓宽厚度、拉升高度。
很赞同今晚陈浩武老师(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创始人兼理事长、北京大学研究员)说的“人类的文明只有一种,那就是文明。”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能记录并看懂记录文明历程的物种,本不该自私地将文明区域化、自我化的,毕竟人类只有一个人类。但是,由于地域、人文习性的各种差异化,出于保护,慢慢地便形成了差异化的专属地域文明。
每一个地域文明的形成,都是岁月沉淀而成的文明的分枝。我们应当学会接纳,而不是一味地排他。但是接纳不代表就是贬低或是丢弃自我的文明。接纳和不失自我就好比抽屉与柜子。不失自我是文明柜子的框架,而接纳的新生就是寄存留白的屉子。只要柜子定型了、稳固了,留白的屉子终会被填满。
文明之所以会成为文明,是因为历经岁月的洗礼、打磨、冲刷而锤炼出了框架,剩余的只有留白才会有遐想的渴望,因为留白才能有无限的可能。断臂维纳斯,她的美好之所以让世人为之痴迷,就因为她谜一般存在的缺失的断臂。试想一下,如果她保留了一幅健全的体魄,有了固定的体态,或许她的美丽、她的魅力终究会被后来者取而代之。完整的维纳斯是维纳斯,但她终将不再是维纳斯。
教育之于人类文明是什么?教育是教会生命个体如何构建文明柜子的框架,而留白的屉子则是生命成长的渴望。生命因为有了内心深处的渴望才能称之为生命。教育当是激发生命渴望的导火索,而不是尘封最后一线希冀的水泥。
心存渴望之人,即便被填满也会想办法腾出空间继续填充;心如死灰之人,即便富余再多都会嫌多余。充实之人,即便闲暇也会有成长;空虚之人,即便忙碌也别无所获。
物极则反,盈满则亏。教育同样如此——给得太多,会形成依赖;给得太少,难免欠缺火候。
妈妈画了一片海
还有一群小小鱼。
我问妈妈
为什么不把鱼儿画大一点
妈妈说
让小鱼自己
在辽阔的海洋里
自由地成长吧。
——肖丽好《小鱼和海洋》
海洋因为有了小鱼的存在便变得灵动起来,生机盎然。然而,如果鱼画得太大了,那么海洋终究会因为活动发挥的空间过小而变得死气沉沉。反之,鱼儿画得过小(小若泥沙),美感也会因为有碍观瞻而大打折扣。唯有恰到好处的勾勒,足够富余的留白,才能让美美得灵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