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一层层如等高线般分列着的事物便是梯田。
早在秦汉时期,便有了它的踪影。错落有致的形态,造就了它独特的美感,尤其是在春天,各色农作物吐出新绿,油菜花金黄耀眼,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说是美如油画,也毫不为过。
对于梯田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它对于生态保护,农业发展等各方面的作用,也无疑是巨大的。水土保持,让滑坡等灾害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这是它毋庸置疑的“丰功伟绩”
而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它却不是多么的美好。
不知家乡是何时开始修建梯田的,但在我记忆中,它很早就出现了。那时候,每年的农闲时期,修梯田是每家必须参加的义务劳动。
只记得,每年的任务都由母亲独自完成。那时候父亲总是很忙,四处奔波赚钱,养家糊口。时间长的时候总是一个多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开始修梯田,村里的大喇叭都会提前通知,告知村民需要休整的地块名称,及每家需要出的劳力数量。
第二天一早,每家确定的劳力便摸黑动身了。有的拿着铁锹、有的担着竹筐、有的推着车子,甚是热闹。一般需要修梯田的地块,都是坡度超过二十度的地。这样的地,每遇暴雨冲刷,都会留下一道水沟。
由于不能很好的涵养水分,同样一块地,坡度不同农作物的长势与产量也大相径庭。往往是平坦的地方农作物长得高、产量高,而坡度较大的地方却长得又矮产量又低。
在平整一块坡地之前,一般都会请一名经验丰富的长者,先是站在低处,仔细地端量一阵,左右走动,比划一番,最终确定休整的方案。大多情况下,都是将高处的土运到低处,逐渐降低坡度,达到平整的效果。
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一个多星期,每年也只能平整十多亩坡地,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这其中还有一个工,作也是最辛苦的,那便是修地埂。由于休整后的地埂,高度往往提升很多,这样以来,便要对临时修筑的地埂进行加固。
这个加固的过程便叫“背梗”。一般选择在下雨天,因为这时候的土比较湿,容易粘合在一起。地主人拿上铁锹,一下下将湿土背在地埂侧面不平整的地方,最终通过拍打,将地埂拍得光滑平整。
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地埂修得结实,等到太阳晒上几天,地埂干透之后,便会变得牢固起来。而假如经过一场大雨的冲刷。使得地埂出现破损,还要重复背梗这个行动,最终让它平整牢固。
我之所以不喜欢修梯田,就是因为要受很多的苦。太小的时候,母亲都是带上我们,将我们安置在旁边的空地上玩耍。我们看着大人们辛苦劳作的热闹景象,起初都很高兴。可是当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乐趣,况且野外天气不好,有时寒风刺骨,很是受罪。
况且一去就是一整天,中午由于离家远,且都是山路,一来一去很是浪费时间,也便只能在地里稍作休息,吃些干馍馍,喝几口凉水解渴。现在想来,那都是暗无天日的折磨,给我幼小的心灵埋上了不好的阴影。
上初中的时候,我还曾代替母亲,给邻村修过梯田。也是同样的程序,同样的感受,但是体会却更加深刻了。只是那次,第一个程序变成了乡派干部的训话。那位同志那次显得有点趾高气扬,主要围绕一些大道理,和此项工作的严肃性,对我们进行了深刻的教育。
他开口就是“阶级斗争”,让我哑然失笑。我那时的感觉是震惊的,都什么时代了还要提这些东西!反而讲一讲修梯田的重大意义及好处,都会比这前言不搭后语的、空洞无物的理论要来得更好。
可转念一想,或许这位同志年纪也大了,思维及所学政策还停留在以前那个年代,才疏学浅了一点,也是可以原谅的。可是经过那次亲身体验,我对于修梯田的看法转变了许多。
千百年来,作为人类,都在改造自然适应自身发展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改变。修梯田就是这样一种行为,我也被这种奋斗不止的精神所折服。
除了梯田,还有一些东西也令我无法忘怀。
多少次,我站在关东山的顶上,放眼望去,总能看见一个圆得非常和谐的水利工程,静卧在山坡的中间,那是前辈们修筑的用来集水的“塘”。这塘足有一个足球馆那么大,至今依然可以用来疏洪。周围四通八达的高大水渠,如巨人的血管一般,伸展至远近各处的田间地头。
以前的人就是设想,用水泵将河里的水通过几级提灌工程,输送到山上,储存在水塘中,再将水通过一条条渠道,输送到每一块山地里。而修梯田是这个宏伟设想的最终一环。这种雄心壮志让人赞叹不已。
这些工程,在那个落后的年代里,都是通过人力,一米米地修筑或挖筑而成的,这其中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值得我们后辈永远学习。
无论是错落有致的梯田,还是雄伟壮观的提灌工程,都体现着普通劳动者的坚韧不屈。古有愚公移山,近有大美梯田,虽然多年不间断的修梯田行为,同世世代代无穷尽的移山壮举不能相比肩,但其中蕴含的不屈意志是相通的。
它教会我,做事要像修梯田般锲而不舍,做人永远不能趾高气扬、居高临下,要不断将身段放低,看见那些比自己困难的人,那些某方面不如自己的人,逐渐帮助他们,学习他们的长处,将自己不断放平,融入芸芸众生的洪流之中。做一个有涵养、有态度,如休整过的梯田一般的“普通人”。
那样,才能根基稳固,一步一个台阶,最终走向人生巅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