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截图申晨煜医生从2019年开始,陆续在知乎、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了数千条内容,科普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知识,收获近50余万粉丝。未来,安忻将与申晨煜医生合作产出更多的科普内容,并将申医生既往的内容陆续在安忻的自媒体平台进行转载。
《JOKER小丑》中一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患上精神病最可悲的是旁人期望你表现地像没有患病。The worst part of having a mental illness is people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t.
很多抑郁患者在遇到压力时都会选择自己默默承受,而不是选择告诉周围的家人朋友。
因为经常能听到「你就是想多了」、「你应该像往常一样该工作工作、该上学上学」,甚至是「你的病就是作出来的」、「别没事儿找事」,对患者来说压力不仅不会得到疏解,反而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作为家人朋友,能够允许患者一定程度上待在自己的情绪里或许才是最好的方式。
不要着急在言语或行动上督促「你得尽快好起来」,只要向患者表明「不论怎样我都会支持你,你都可以依靠我」,才是应有的态度。
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往往强调「遇到问题不要退缩,要迎难而上」,这在大多数情况下符合人们的直觉。
其实在心理学上这种应对方式被称为「问题关注应对」,也就是个体尝试去减少压力源,比如解决人际冲突或者解决一个工作难题。
但这种应对模式潜在的风险是可能会放大情绪上的痛苦,尤其是当我们试图改变一些难以被改变的事物时,比如想要改变另一个人的某些性格特质。
因此在客观评估自身能力与所面临问题之后,一些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情绪关注应对」的模式,比如向他人倾诉,获得他人的支持、安慰来缓解压力造成的影响。
我们需要尝试去理解一些情绪的意义。
焦虑是为了让人们更加警觉,帮助我们识别危险的信号;
抑郁就像一个警示路牌,用来提醒我们当前所走的道路不一定适合自己;
强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完善或完美;
疑病可以让我们对某些疾病防患于未然。
出现上述情绪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有些问题的确是难以解决的,暂时搁置也是一种应对策略。
假如你的生活因为疫情按下了暂停键,而且你也因此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别着急去压制这些情绪,可以尝试思考这些情绪背后的作用,也许它们也是有功能的。
疫情期间偶然换到中央五台,播出的是19年的某一场世界级别的举重比赛,轮到中国选手上场,在抓举失败的情况下,继续尝试挺举。
央视解说道「一定没问题的,他实力在这儿摆着呢」。
这句话似曾相识,初中以前,自己成绩一直不错,但高中后却变得不稳定,每次老师找我谈话「你没问题的,入班理科成绩那么好」。
我明明知道班主任是在鼓励我,可内心中总是有个声音「别人越是这么说,我越是担心表现不好,越是害怕无法达到预期,让人失望」。
我甚至会不自觉地认为以前取得的成绩都是碰运气。
对于当时玻璃心的我,想听到不是鼓励,不是「正能量」,如果有个人能陪着我一起丧,我会更轻松一些。
一是居高临下,显人傲慢,这种「晓之以理」蕴含着「我比你高明」之意,让人心生不悦。
二是暗含着言语暴力——你的想法不重要,必须听我的才会有好结果。
陈嘉映先生在《何为良好生活》中写到:「我们来到一片新大陆,把土著人当做敌人,防范他们、攻击他们,就像防范、攻击野兽一样。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攻击,我们也需要了解他们怎么看待事物——这种了解并非出于对他们的心灵有兴趣,我们只是要了解他们对各种事情做出何种反应,就像我们经常需要了解自然力,了解野兽的反应。
惟当我们把土著视作人,才会去努力理解他们——不是为了对付他们去了解他们,而是对他们怎样看待世界这件事本身感到兴趣。」
「在跟你相处的时候,你的看法,你对世界的看法,你对我的看法,matters。惟当你的理解matters,我才向你说理,才「运用理性」。
理性首先是一种态度,诞生于互相理解的努力之际。」
请当事人尝试的变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变。
变化如果大刀阔斧,甚至于指向「你从前的活法要不得」,就会变成用不上的大道理。
这不难理解。关键是变化要「小」到什么程度呢?
李松蔚老师倡导5%的改变,我个人的心得也是如此。就是5%而已,不太起眼,几乎不解决问题。这反而是合适的。
我那些效果好的建议,都是请提问者在未来一段时间近乎原地踏步,维持从前的困苦。
这样一来不就等于没变么?其实也有一点变化,那就是提问者在同样的困境中多了一份觉知,至少是奉命而行的立场。
这已经是变化了,会进一步催化更大的改变——这在系统治疗中有专门的原理,叫「悖论干预」。
不刻意消除某种症状或行为,而是主动诱发或者加重症状,最终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有时候,我还会把对方深陷其中的行为模式重新做一番演绎,请他带着游戏的心态重复一遍,这也是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