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

作者: 不猜人心的职场鸟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6-16 23:09 被阅读2次

在干旱的西北农村,对地下水的保护一天比一天有效。十几年前,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便从家住敦煌的姨父口中得知,敦煌已经开始严格管控地下水的使用。敦煌有著名的旅游景点月牙泉,月牙泉可以最直观的反应敦煌地下水位的高低。我想,十年前敦煌的做法,应该是被迫的,跟如今家乡主动出击管控地下水是不同的。

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周边有很多小水塘的。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土地不断开垦,水塘没了,曾经是水塘的地方变成了农田。

农村土地的命名方式很有趣。我家有块地叫“大榆树地”,因为地埂上长着一颗粗壮的榆树,我家还有块地叫“梧桐树地”,地埂上长着好几棵梧桐树。邻居家有块地叫“湖滩地”,那块地曾经便是一块湖滩。

农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最直观的体现便是每隔几年,村里抽水井便不出水了,得往深了打才行。尽管县里有水库,可水库里的水太贵了,而且污染严重,好多农作物浇了水库里的水都会得病死去。不得已,人们只能用从井里抽出来的水浇地,只有每年快入冬的时候,要透彻的浇一次地,从井里抽水太慢,便用水库的水来浇,我们称之为浇冬水。

这几年,对村里的抽水井管的严了,不能乱打井,浇水也有了限制,而且还提了价格,人们算来算去,最终选择用水库的水,尽管水库的水也不便宜。

以前,每次用水库的水浇地的时候,都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水库的水大,小时候水渠还是土沟,每次浇水,得集中所有人的力量才行。每次浇水前,生产队的队长都会集中所有农户开会,安排人员。每条水沟,每个闸口都有负责人,白天还好,到了晚上,气温低的时候就会看到每个闸口都会拢起一堆火,还能听见好多人在大声呼喊着。那时候手机还不普及,通信基本靠喉。

记忆里,我还掉进过水沟里。那年的冬水浇的特别晚,女人们在家准备年货,男人们浇水。妈妈在婶婶家做年馍,我跟几个小伙伴折了小船去水沟里玩,大概是玩的太尽兴了,一不小心就掉进了水沟里。那时候我年龄小但是个子高,幸好水沟也不深,小伙伴帮我从水沟里出来的时候,棉衣都湿透了。

浇冬水有浇冻水的好处,每年开春,水沟里的苜蓿是发芽最早的,放学摘苜蓿也是一件开心的事。直到如今,我依旧喜欢吃苜蓿,刚初春的苜蓿嫩,炒了吃最美。

如今,水沟铺成了水渠,农业设施也越来越好,浇水只需要一两个人便搞定了。跟爸爸聊起浇水,爸爸说村里的井现在已经很少用了,现在水库的水干净了,浇水也方便了。

如今农村土地流转,已经初步形成了小农场,农业设施的不断完善,也为农场经营规模化种植创造了条件。可以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必然会是另一番天地。到时候,农田浇水,大概又会是另一番景象。那些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热闹,除了是一种记忆之外,也是时代进步的佐证。

相关文章

  • 浇水

    早时, 我不曾给花浇水, 晚时, 花将枯萎, 又一白天, 我给花下了一大桶水, 终于我得花谢曲。

  • 浇水

    有几天时间 我忘记给长寿花浇水 等我去给它浇水时 发现它竟有些枯萎了 皱皱的花瓣,耷拉着脑袋 无精打采的垂在花枝上...

  • 浇水

    想来种菜竟有三年时光了 细数一镢头一镢头挖的菜地足足有七八块 大大小小上上下下整的不整的 浇水是个头等问题尤其夏天...

  • 浇水

    夜深村静秋寒意, 明月高玄照田地; 母亲年迈苦七十, 陪儿浇水三更夜; 水小地多一整夜, 夜半篝火驱寒日; 是谁深...

  • 浇水

    重庆蓝天 已经是8月20日了 酷暑还没有消退的痕迹 小区里向阳的鸢尾 都急白了头 城区街道边的草木 得益于环卫工人...

  • 《浇水》

    是什么, 让你提着一壶水, 徘徊在千花盛开的花园里, 不知道挑哪一朵花浇下, 最后, 把水浇在了自己的头上。

  • 浇水。

    餐馆满座了,男生看着暗恋的姑娘坐到自己对面,连忙红着脸低下头,心里祈祷她能吃慢一点。旁边的小服务员看在眼里,不动声...

  • 浇水。

    餐馆满座了,男生看着暗恋的姑娘坐到自己对面,连忙红着脸低下头,心里祈祷她能吃慢一点。旁边的小服务员看在眼里,不动声...

  • 浇水

    自从我上初中时,我爸的眼睛动了好几次手术,视力是越来越不如从前。今年以来视力下降的更是厉害。 视力不好,家里的各种...

  • 浇水

    又体验了一次农耕生活。 回家恰好碰上弟媳浇玉米地,本来她一个人就够了,因为临时有事就由我顶班。玉米地一如既往的不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浇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in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