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语上·第十四则
鲁宣公弟弟的儿子公孙婴齐出使晋国,请求放回季文子。事情的起因是鲁国叔孙侨如想要除掉季文子,诬告季文子,导致他被晋国扣押。公孙婴齐的外妹是晋国苦成叔的妻子,所以他被派往晋国。
苦成叔想要为公孙婴齐请封邑,后者拒绝了。
回国后,鲍叔牙的后人鲍文子问他说:“你为什么辞让郤犨(念抽,苦成叔)为你请封的城邑,是真的要辞让呢,还是知道他办不到?”
公孙婴齐认为不是栋梁之才就无法承受那个重任。国事重大,没有德行无法任栋梁。而郤犨想插手晋、鲁两个国家的事务却又没有很高的德行,他的地位不会长久,败亡就在眼前。公孙婴齐打了个比方,郤犫就像得了重病,随时会垮台。
公孙婴齐判断苦成叔有三个败亡的原因:缺少德行却多受晋君宠爱,地位不高却想干预国政,没有大功却要丰厚的俸禄:这些都会招来对他的怨恨。晋厉公骄纵而且属下多佞臣,得胜而归,必然会封下面的臣子。立了新大夫,却不顺应民众的意愿不能除去他们所厌恶的旧官员。言下之意就是要除旧迎新!按照民众的意愿,民众会首先攻击怨恨的官员。郤犨在三个方面招来怨恨,可以说是够多了。他自身尚且不能保全,请求封邑,千万别信。
鲍文子听完这一番话,说自己如果有失败的预兆,自己是看不到的。而公孙婴齐能看到,一定能长久。
良好的判断力当然能够帮助长久。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