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天和地都是永恒长久地存在着,之所以能长且久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不靠自我的生成长养,而是靠“道”的生养。前文有讲“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所是“道”出来后生养了天地,依道而存,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所以圣人行事不以自身欲望而动,而是依天道而动。在俗人看来是后退的事,在天道看来却是前进,在俗人看来是置身于世外的事,恰恰是存身于道的。所以圣人不以俗人眼中的“私”来行事,而是依与天道共处,同视万物的原则来治世,反而能成为独有特殊地存在。
个人认为“私”,并不是“自私,私有”的意思,而是特殊,不同于大众的意思。而“无私”是同前文“以百姓为刍狗”呼应,将所有人视同仁,不存在特殊化。这样,圣人反而就成了依存天道而独立于俗世的特殊体。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又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的善像水样。利,在此即可当利益讲,又可当利用讲。其实水在善于利益万物,利益万物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利用了万物。譬如水滋养植物,为动物提供饮水,虽是利益它物,却也藉助它物流通变化。个人认为,当利用讲更合适一些。譬如水遇山则止,遇 渠则流,遇热则气化,遇冷则凝冰,遇土则入,遇石则分。水顺从万物,又利用万物。水遇潭则聚,它所处的位置永远都是低下的,恰恰是人们厌恶,不同于俗世的地方。水顺遂万物,不争高位,所以接近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此句,列举水近于道的特质,人应该学习的地方。应该择善地而居,善地非常人眼中的善地,而是顺遂环境的善地。心要像深渊那样深藏不可现,看似虚无却又包含万物。“与”当相处的意思讲,与人相处应该像天育万物那样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
讲话应该像水一样善守信诺,有一句话叫言出法随,言而有信,就是这个意思。正善治,很多人解为从政应该像水样诚信而治,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这一章,通篇都是在讲个人的修道问题,没有牵扯到政治把“正”解为“为政”,总感觉不通。我的理解,“正”是正己身的意思。做人要像水一样,适时调整自己的身形和心境,像水一样善于治身,该刚则刚,该柔则柔。做事像水样善于利用能势,顺势而为则便利百倍。行动要像水样善于利用时机,虽时而动,应时而下。
夫唯不争,故无尤:尤,过失,过错。正是做到了像水一样顺道而为,不争不抢,善时善能,所以不会出现过错。
齐悦社群二营二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