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741741/4683df165b452f65.jpg)
《庄子》说:“如果道可以拿来献给别人,人们就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就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人们就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知,那道就绝不会驻留在他心中;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道的规则,那道就绝不会在他身上呈现。”
有道的人,难以把得到的道献送给别人;有智慧的人,难以把拥有的智慧赠送给别人;有境界的人,难以把体悟到的境界转送给别人。所以学生能从老师那里继承的,是知识,而非智慧。我们现在,见闻知识超越老子的时代太多了,但智慧,却仍然难以超越。
“三个臭裨将,胜过诸葛亮”,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罢了。一个白痴是白痴,一万个白痴仍然还是白痴,并不会因为数量的变化就引起质变,从白痴变成了智慧超群。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41741/aadcfee9a39da3f7.jpg)
智慧既然不能继承,也就说明,智慧并不会随时间而累积;智慧既然不能因为数量的变化而引发质变,也就说明,智慧并不会随人群数量而累加。所以“群众智慧”的结晶,不过是个伪命题罢了。
所谓道,即智慧,是人内心对外界事物的感悟,必须经过亲身的体验,化为内心深到透彻的认识,悟是痛苦煎熬的过程,知识打开了认识之门,然而,事物复杂多变,难以捕捉,别人看到的,在你眼里也许视而不见,细微处要细心的揣摩,比较,鉴定,才能有所悟,有所通。
感悟不是说你经历了就会有所收获,这是一种个体差异化的认识过程,角度不同,方法差别,但殊途同归,世界上本无秘诀,也无万通之法,普适的规律是不存在的。
别人的成功无法复制,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41741/badf103f7432d46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