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已久,且说前一日,神思触动,心头上蹦出几个字,一时不禁情难自已,慨叹良久。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35528/33edec4c645b5cc4.jpg)
黛玉丧母未久,便离开父亲投奔外婆家,本来不忍心用投奔二字,但实情却哪堪这二字道尽。
初看时,贾母心甘儿肉似的大哭小叫,兼之熙凤密不透风般地嘘寒问暖,这情谊也算是周全了。
一开始,我也觉得对初来乍到的黛玉,也算是情至意尽了,但心里却总是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触,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但又摸不着头脑。
再到细细品味时,才慢慢品出些虚情假意的味道来。顿然觉得这外面的热乎下,内里却透着丝丝冷意。
不知道黛玉心中的果然与别家不同,是怎么个不同法。想必大门大户的,平日里大家来来往往,多的是面子上的事情,却少了走心的。面子上越是周全的细致的,让人无可挑剔的,就越是让人不舒服。
同样是哭,贾母与熙凤的哭,更像是经验丰富的演员,该哭的时候哭,哭多少也都是精确的,哭的时机分寸都拿捏的到位,不管从哭到笑,还是由笑转哭,都是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和口里的言语手脚配合的也如行云流水,严丝合缝。
我反复地琢磨,终于在这些文字后面读出虚情假意几个字,心里着实心疼着黛玉,不知黛玉的心性却如何下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35528/ce976bbe03d41cd6.jpg)
同样是哭,宝玉的哭,确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所以在那些惯于演戏的人眼里,这憨子只是个疯傻之人。
黛玉的哭也是悲悲戚戚的真真切切的,难怪会有个不足之症,都伴着血泪流出去了,黛玉之哭,是真伤心。
由此可看出,宝玉对人对物是真性情,黛玉对人对物也是真性情。一面是虚情假意,一面是真情实意,这一回真的道尽了人世沧桑,思之令人唏嘘。
再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历,像是晒干了的毛巾,就算是绞上几十个劲儿,也拧不出来一滴的真情实意。越活虚情假意越多,越不像人样,最后自己都嫌弃自己。
像宝黛这样的人,注定会吃很多苦头的,就像洁白的卫生球,在下水道里生活一样,最后只落得个生死两茫茫,想到后面一面是热热闹闹的洞房花烛,一面是冷冷清清的独卧病榻,一面是粉面红妆,一面是香消玉殒,还真的让人看不到什么希望呢。
我要给自己找个出路,也算是不蝇营狗苟地活着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