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9
这本书,是上个月去物外的时候看到有五折的活动时买的。封面好看,精装。即便是买书,也会有很多人是“外貌协会”的。
前两天的时候看完,基本上都是在公交车上。
作者所在的年代,离我们相隔太远,以前也未读过他的书,偶尔读到这本,觉得还挺有意思。
下笔写家乡的美食,写四方食事,读起来平淡充实,连野菜都变成了人间美味,是能挑一个周末坐在沙发上慢慢读完的一本书。
一本并不是菜谱的“美食书”,里面有提及一些菜的做法,但更多的是作者由美食而引申开来的关于风土、史料、文学与工艺,把吃谈成了学问。
在作者的笔下,少有饕餮盛宴,更多的是家常三餐,即便是普通食物,也能得到细心对待。
感觉不太好的一点是篇章与篇章之间有重复现象,前面读到的段子,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出现,有的还出现几次。
老徐同学在知道我看这本书之后,说“终于看到一点吃货的样子了”,其实并木有,里面的美食,我看了并不非常想吃,作者的观念是“什么都该尝试一下”,而我恰好相反,别人觉得再好吃的东西,如果我不愿意吃,那心理上就拒绝去尝试。
作者在昆明生活过很长时间,说昆明是他的第二故乡,里面也大副篇章介绍了昆明的美食,汽锅鸡、米线什么的。某天在公交车上读到过桥米线那一段,生生把我看饿了,中午就和同事跑去吃了“阿香米线”,虽然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好歹是米饭,聊以安慰了。
阅读|周二|《一食一味》by汪曾祺 阅读|周二|《一食一味》by汪曾祺 阅读|周二|《一食一味》by汪曾祺 阅读|周二|《一食一味》by汪曾祺 阅读|周二|《一食一味》by汪曾祺 阅读|周二|《一食一味》by汪曾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