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读梦——我看《新教育之梦》

作者: 鲁麟文薮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19:33 被阅读313次

读图·读梦

——我看《新教育之梦》

我还欠朱永新先生一笔债,因为我答应他写一篇《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的书评的,可是从这本书出版一直到现在,一年多了,我都没有能写得出。

不是没有冲动,也不是没有激情。我一直在读着这本书。每当捧起这本书时,我心里便涌起无边的感动与虔诚。

我与这本书其实可谓有缘。这本书出版之前,朱老师曾前去张家港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座谈会,希望就他的新书题目谈点想法。我们几个人在张家港高级中学的行政会议室商定的结果,就是将这本书的书名定为《新教育之梦》。朱老师当时曾答应,如果用了这样的书名,便会给我们一笔奖赏。后来,这样的承诺是兑现了,他给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年轻教师都送上了一本《新教育之梦》。而他送给我的则是某一个中夜,将一个长兄般的教诲送到我的心里。当时我正在《教育在线》上流连,电话铃响起来时,对方说:广平,我是朱永新……

书出版后,很多人都写了书评,我也组织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写作书评。这里面被人们广为看好的一篇便是李斌的那一篇。李斌也正是从那个时候,以一个普通的青年教师的身份而与一位市长有了萍水之缘。

我不是一个一定要与世相违的人,也绝没有用自己的特立独行的旷达与不羁去矫正世情的心理。但委实,当时我没能写出一篇书评来。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各路人马在教育在线上发表着阅读这本书的心感。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才发现我其实并不比别人更富有智慧。别的读者一下子找到了角度,而我,却总似乎有一样感觉在心里涌动却总是找不到最恰当的方式与途径。

一年多的时光过去了,时间是在2003年的岁末,我坐在从宁波回张家港的大巴上,再一次捧起《新教育之梦》阅读。我与朱老师的一本对话正在进行,我必须从入微的阅读入手去寻找对话的感觉与对话的立场。这是我一贯的做法。如果没有最细腻的阅读与那种被阅读激起来的兴奋,我是绝不去与作者进行对话的。这是我的原则。

灵感再一次光临我。我这一次没有让这个狡猾的狐狸滑脱——读图时代,我们的朱老师也在用图像来表达自己!瞧,这一本精致的书里,收录了先生大量的照片。读图,也应该是走进朱永新融进朱永新的方法与通道啊!

我连忙打开电脑,迅速将这些小火花记录下来。我终于找到了!

这些照片,横穿了很多年的光阴,甚至还有一张是乡村少年朱永新的武术照片。

我非常认真地读完了全书中的图片。每一幅,我都认真地读着朱永新老师的表情,猜测着他当时的心情,用心阅读着下面的文字说明。我不得不承认,这些照片,绝不是朱老师无意收入书中的。说不定是鲁迅所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启发了朱老师用这些照片来打开他与读者的心灵通道,当然,也说不定是书的责任编辑一次灵感光顾后的崭新创意,同样,也可能是朱老师想要这些照片来述说着他的与新教育之梦相关的林林总总……

一开始,我对第150页上的那帧照片特别感兴趣:朱老师在英美人面前说日语,在日本人面前说英语。这时的朱老师是多么幽默啊。这份幽默,让我这个外语盲羡慕不已。当然,这幅照片还让我感慨丛生的是,1991年的朱永新是那么年轻英俊,还真的有着一种学生味儿,现在,朱老师为教育奔走,脸上虽然有着学者与一个政府官员的睿智,但同样掩不住的是那份岁月的刻痕。那份岁月的刻痕,时常让我在面对朱老师时,觉出了自己的幼稚。

汽车在常熟至张家港段的路面上颠簸着。我的文思如泉涌一般地涌向指间。我承认,这次灵感的来临完全是因为第128页上那幅照片。照片上,朱老师与他的日本导师坐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日立公司总裁。年轻的朱老师满脸深沉,眼睛深邃地看着远方。让我震惊的是,一个日本的经济学家在说着这样的话:“中国发展的关键第一是教育,第二是教育,第三还是教育。”

我于刹那间明白了朱老师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行走在教育之中,无怨无悔。甚至将自己的稿费捐献出来搞着新教育的实验。原来,朱老师心中的教育,朱老师魂牵梦绕的教育,是那种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的教育,是那种能够提升人、发展人的教育。

我曾对这本书中那么多的照片迷茫过。我无法找到这些照片的主题。可现在,我终于找到了,这些照片,其实有着一个统一的主题,她们完全可以用这样几个关键词来表达:人,发展,使命感,责任。

第232页上,朱老师在孙中山故居。他特意选择了别人很少留影的场所拍了一张照片。他的身后是孙文题写的“后来居上”四个大字。“后来居上”,同样寄寓了朱老师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希冀。

我不能说朱老师与我是两代人,但我说朱老师与我们是同一代人也是绝对错误的。朱老师出生于1958年,高中毕业后做过大队会计、翻砂工、搬运工……搭上我国高考的头班车而从苏北来到了古城苏州,随后,赴上海、日本求学,二十余年,孜孜以求,教育始终是他心头的至爱。而我们六十年代出生,相对而言,面对教育,则可能更多了些急功近利的浮躁。那么,这样看来,这些照片,多少是在给我们展示一个教育家的求索历程。这些平淡无奇的照片无声地昭示着我们,我们同样可以像他那样,去为了教育奔走。即便是第20页上的照片,是他与美国妇女康塞普赛昂·皮奇奥托的合影也似乎在昭示着教育的终极关怀的意义。这位妇女,从1981年8月1日起,便一直在白宫对面的草坪上宿营,宣传和平,反对战争。也许,这位妇女的执着精神打动了朱老师,他在书中放上这张照片,是想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最终是要走向现代化、全球化,还是让我们从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身上汲取到一种执着的力量?或者,这张照片告诉我们的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消弥这个世界上一切不和谐的因素和一切有违人类基本情感的战争与动荡?

朱永新老师无疑是一个有梦的人,他在网上的签名栏里写着的就是:梦想成真。在那张与著名主持人陈铎的合影里(第120页),朱老师请他在方便的时候“话说苏州教育”,或者“话说教育”。朱老师祈愿这样的梦想成真。我们至此才发现,作为网民的朱老师,他的梦仍然是在新教育之中。

但朱老师无疑又是一个最脚踏实地的人,他这么多年来一直行走在最富有诗意的教育之梦中,行走在教育的最富有实践色彩的前沿阵地——基础教育领域。而付出就有回报,我觉得第181页上的那幅照片就是对朱老师的最好的褒奖:2001年8月30日,美国阿姆斯壮大学举行隆重仪式,将年度“杰出教育家奖”授予了我们尊敬的朱老师。我想,朱老师是无愧于这一称号的。从席卷全国的教育理想,到蔚蓝色的新教育之梦,朱老师提升了教育,也提升了教师和学生,同样也在提升着他自己和他的家人。

这些都是书中的照片告诉我的。

细心的人们啊,当你行走在新教育之梦中的时候,千万别忽略了这一些美丽的风景。

2003年12月30日  宁波—张家港

相关文章

  • 读图·读梦——我看《新教育之梦》

    读图·读梦 ——我看《新教育之梦》 我还欠朱永新先生一笔债,因为我答应他写一篇《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

  • 亲子共读有感

    亲子共读有感 从女儿呀呀学语,我们便开始给她读绘本,读图画书,读图卡等,一直坚持到现在,小的时候是我读她看...

  • 我的梦--新教育之梦

    近几日,我认真拜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 ,更加深入的认识了新教育。书中阐释了理想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

  •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开篇之一)

    也许是因我第一次啃《新教育之梦》时,边读边记笔记,用时过多,给自己留下了漫长感;也许是因我在读《新教育之梦》...

  • 奇梦录

    时有奇梦。有飞翔之梦,有穿越之梦,有被敌人押往刑场之梦,有遇鬼怪奋而击之之梦,有学习之梦,有考试之梦,有连环梦,有...

  • 我的中国梦

    我的龙韵梦―― 看《中国梦》视频有感 文/龙韵子撼 中国梦 中华伟大复兴之梦 中国梦 亿万华夏儿女共同的梦 中国梦...

  • 牛郎

    梦,丰收之梦 他来自 金黄色果实,和 农民憨实的笑脸 梦,海洋之梦 渔网 木浆木船 满载太阳归来 梦,音乐之梦 一...

  • 教师成长之梦

    教育梦的实质是什么?实现教育梦其实质也就在于教师的成长之梦。每一个孩子在最初接触教育的时候就是模仿,模仿家...

  • 【读】读图

    今天阅读了曹培英先生《跨越断层、走出误区》中的部分章节,其中《读图》这一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图》是本...

  • 绘本讲师训练营【55期】4/21 阅读原创《图画书的讲读艺术》—

    55006 林文喆 第三章 图画——读图与讲图 一、读图:图说了什么?怎么说?读图读什么?怎么读? 图画是图画书传...

网友评论

  • 冷冬年:🌺🌺🌺🌺🌹🌹🌹🌹
  • 上官飞鸿:👍👍👍
  • 161f09651b9e:个人觉得,新教育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鲁麟文薮:@九月飞飞1979 其实,我现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一种独立教师或自由教师。我于是觉得,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以独立教师或自由教师的角色存在着,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但前提是国家不能管得太死。像这个暑假,注定是我们这些独立教师与自由教师痛苦的风景线。我们再一次遭遇来自体制的最强有力也是最残酷的打击。相反,商人办学,却得以风光无限。因而,我发现,外围的法律环境,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情形,都有待探讨。我个人的看法是,门槛再低一点,甚至不要再设门槛。这样可能会乱,但是,乱之后会有序。市场会自动调节。现在,人为的东西进来了,麻烦也来了。一些人利用了法律的空子,一些人打通了政府的人脉。今年夏天,我看到的是碾压,中小型教育机构被碾压得血肉横飞。这样的情形,会有人为之埋单的。情形已经发生,举报已经多如牛毛,有些地方密探已经出现,便衣已经出现。让教育与这些相遇,实在是可悲的。
    161f09651b9e:@姜广平六度空间
    从本质上来说,体制和意识形态不变,教育不会有太大改变,如果说还能做点什么,我想可以从我的一个回复中尝试一下,也是我所分享文章的初衷,做点什么,总比什么也不做强!

    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尊师重教已经停留在口头上,社会舆论对教师很不利,再加上有些害群之马的抹黑,雪上加霜。
    教师当自强,要有职业操守,要学习基本的科学教育观,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时俱进。
    家庭教育也刻不容缓,家长需要学习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社会层面也要树立尊师重教的氛围,特别是国家层面要改变做法,不要一味的打压,搞形式主义,搞政治挂帅,最好是让教育独立出来,市场化定位,搞活教育。
    三管齐下,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真正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这才是终极目标!
    鲁麟文薮:@九月飞飞1979 一篇旧文。但是,如果新教育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那么,整个共和国时期的教育实在可怜。因为,我们实在拿不出什么能够代表中国教育的了。想想是不是?

本文标题:读图·读梦——我看《新教育之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aheftx.html